北約制定水下通訊頻率

現在的水下無人機和機器人很普遍,以往都是用通訊電纜聯絡,未來可能改成11.5千赫的聲波頻率。(網路)

我們這個時代經常被稱爲「資訊時代」,此話一點都不假,我們所有的電子設備一直朝向網路通訊化在發展,從無線電到手機筆記型電腦電視汽車導航,整合的範圍愈來愈多。不過無法使用無線電的水底下,卻並沒有一致的水下通訊標準。現在北約組織(NATO)終於設定出水下通訊頻率,這可能是水下通訊的重要發展。

IEEE spectrum介紹,北約科學技術組織海洋研究實驗中心(CMRE)制定了一個名爲雅努斯(JANUS)的水下聲學通信標準,使用音波11.5千赫的做爲媒介。雅努斯(JANUS)是在羅馬神話中的門神,他具有兩張面孔,一張臉朝向門外城外動靜,一張臉對內城內安危,同時可以傳達城外的訊息進入城內。

CMRE戰略發展辦公室科學家約翰·波特(John Potter)說:「這個音頻對於水下搜索和救援行動尤爲重要,透過雅努斯通訊,我們可以指揮無人水下機器人的行動,水下機器人也會以雅努斯通訊的方式回傳它所發現的資訊。」

北約首席科學家喬哈.阿爾維斯(JoãoAlves)說:「在一般的環境中,我們會採用無線電訊號,比如wifi,但是wifi在水下就沒有作用,因此需要制定別種形式的水下通訊的通用協議,我們選用音波11.5千赫頻率。」

雅努斯通訊不屬於超音波,要超過20千赫纔會進入超音波範圍,因此我們人耳也聽到11.5千赫,聽起來是個尖銳的鳴叫。

阿爾維斯說:「海洋裡許多生物也用聲音溝通,鯨魚海豚就是,因此我們與海洋生物學家一同討論過,認爲這個頻率影響較小。」

雅努斯通訊一旦部署,水下設備可以使用雅努斯直接相互發送數據,或者傳道到水面的通訊浮標。然後浮標再將雅努斯訊號解碼成無線電波,再傳送到附近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