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面對外交困境 蔡政府不應甩鍋駐外官員(黃奎博)

這次宏都拉斯的邦交在風雨飄搖中暫時穩住了,但從賴清德代表蔡英文前往致賀卻差點見不到宏國總統觀之,民進黨政府還沒完全過了宏國這關。(楊孟立攝)

外媒報導,民進黨政府官員表示,最近的經貿外交與於中東歐國家設代表處的作法,將開啓更靈活的外交—「藍海」策略,利用臺灣科技實力和產業供應鏈多元化,「把握在特定區域的戰略機遇」、「大步走向世界」。

同時,匿名受訪的官員還指出,雖然蔡政府已認知到企業在對歐關係的重要性,但臺灣在當地的涉外事務官員及行政體系仍難以配合,而且他們常常「太執著於開設代表處等形式上的成就」。

該如何解讀這些訊息?簡單說,就是民進黨政府預期邦交國數量會再降,於是趁美陸競爭加劇時搭着美國打外交遭遇戰,而且將外交失利甩鍋到傳統外交文官。

首先,爲何對邦交數不樂觀?這次宏都拉斯的邦交在風雨飄搖中暫時穩住了,但從賴清德代表蔡英文前往致賀卻差點見不到宏國總統觀之,民進黨政府還沒完全過了宏國這關。至於教廷,在「梵中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後,據傳教廷已經讓步到先在北京設大使館,再考慮對臺灣關係的問題。

但令人訝異的是,這五年多來的邦交數從22大跌到14,從未見外交官員負責,顯示對執政者而言,並不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或謂邦交國無用,但這麼多年來,在政府間國際組織爲中華民國提案的就是那些邦交國,在國際間支撐中華民國國際法人地位的也是那些邦交國。

其次,爲何是外交遭遇戰?最近所謂的對澳洲、立陶宛、斯洛維尼亞等國的「價值同盟」外交,實際上常是依附於美國的外交佈局且遇上外國政府中間偏右政黨執政時的「戰略機遇」。

外交需要機遇,也需要取捨。臺灣的外交資源有限,目前有一百多個駐外館處已是不得已。同樣是機遇,馬英九政府時期的札幌(日本)、清奈(印度)、泗水(印尼)、緬甸等辦事處,有其人民與經貿等交流上重要之實質意義,但這幾年在立陶宛、無國家承認的索馬利蘭設代表處,甚至計劃在同樣互動甚少的斯洛維尼亞再設代表處,合理性難免受人質疑。

最後,爲何是甩鍋給傳統外交文官?因爲前述受訪官員寧稱駐外人員無法掌握外交契機,而不願面對導致涉外空間越來越小的主因—民進黨否定兩岸過往政治互動的基礎、逐漸推動「去中(華民)國化」,所以中共當局認爲放鬆對臺灣涉外空間的圍堵會助長臺獨的氣焰,所以回到高度對抗、抵制的心態。

從2016年12月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到最近的尼加拉瓜等等8次的斷交,不敢說所有的駐外官員都是無辜的,但最大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爲兩岸關係的惡化嗎?而且民進黨政府高官將對歐外交突破的難處,歸咎於駐外官員與組織的失能,如此「好官我自爲之」的態度,絕對無助於外交政策的檢討與改進。

(作者爲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