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車企智能網聯賽道先勝一手 梧桐車聯等或爲重要砝碼

6月13日,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乘用車上漲,半自動駕駛汽車佔比已達15%左右,電動智能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

智能網聯時代雖未真正到來,但我們可以先小小地慶祝下這場勝利。而歸論這一場勝利的原因,不難發現重喚活力的傳統車企、蓬勃新生造車勢力和緊追差距的硬件廠商之外,梧桐車聯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車聯網企業發揮着重要的助推作用,這也成爲中國車企相較國外車企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的重要優勢。

新機遇or新風險

在百年未見的產業大變革時期,智能化、網聯化正成爲汽車發展的潮流和趨勢。如今中低端汽車都普遍搭載十年前高檔汽車才配置的100個左右ECU,運行涵蓋安全、娛樂和自動駕駛的1億行代碼。汽車加速從單一交通工具向移動數字空間進化,軟件在價值佔比日益提升最終趨向“軟件決定汽車”的宏大命題。全新的市場面前,行業未必一片坦途,車企大多面臨風險。

需求快速迭代,車企卻囿於軟件技術的傳統短板無力招架:新車型研發預算中,有40%被電子系統軟硬件的集成、測驗耗費,時間成本更耗費甚大;汽車每小時輕鬆超過25千兆字節的交互數據,意味着與日俱增的潛在攻擊面;量產技術的複雜性經常導致技術上的妥協,產品無法兼顧功能強大、個性定製等客戶需求。因此,即使是大衆這樣的老牌車企,其高管都曾在採訪中透露智能化轉型的困難。

面對軟件尤其是系統能力軟肋,與獨立成熟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成爲車企規避前期鉅額投入、後期兼容考驗的最佳途徑——市場機會當前,厚積薄發的中國互聯網巨頭更直觀地“暴露”科技企業的本質,紛紛成立全新公司,以車聯網系統、應用提供商的角色深刻切入汽車行業賦能車企智能網聯升級,比如騰訊旗下的梧桐車聯。

玩家and新模式

拋開“社交巨頭”、“娛樂帝國”等大衆印象,騰訊其實在大數據、雲計算、AI、物聯網等前沿領域積累深厚,對智慧交通和出行生態有長遠思考和豐富實踐。2018年,騰訊將車聯網操作系統和技術底座業務拆分,成立“梧桐車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品牌成立不久,梧桐車聯便研發出操作系統級車聯網解決方案TINNOVE,具備高開放性、高適配度和深度個性化特徵,並進行多版升級。

創新先進的產品,讓梧桐車聯成爲本土車企長安奇瑞等品牌轉型升級時的重要夥伴。長安UNI-T、CS75PLUS、CS55 PLUS等車型便廣泛搭載TINNOVE,率先行業提供“微信車載版”、“全雙工語音”等具備絕對競爭力的座艙應用和交互功能,成爲近年來熱銷一時、有口皆碑的智能網聯國民車型。

2020年底,梧桐車聯推出行業首個開源的“技術底座”OpenOS,擁有全面且強大的系統能力、騰訊生態下沉和模塊化的提供形式,兼具安卓開放開源特性和豐富的生態兼容性,極大提升TINNOVE的開放性和適應性,帶來更靈活反應的合作模式。2021年初,在“智能座艙高算力”成爲行業焦點話題時,梧桐車聯便憑藉OpenOS的優勢,率先推出業內首個深入挖掘高算力座艙硬件潛力的智能網聯車載操作系統前瞻解決方案,爲車企快速應對市場需求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行業預測,至2025年,智能網聯車新車銷量佔比將達到30%。用戶龐大的本土市場,科技企業的全面助力,本土車企品牌在智能網聯的賽道上已獲初步成績。隨着以梧桐車聯爲代表巨頭勢力的不斷髮展壯大,也將助力中國汽車行業加速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