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龍/國民黨重返執政陷「死循環」 對前景越來越焦慮
「雙十節」剛過,不知在慶祝民國成立109年國慶集會上,國民黨和民進黨是否都在真心慶祝這個源自中國大陸的「國家」(或心甘情願用此名字),也更不清楚他們慶祝的「民國」是否同一個概念和內涵。
但從日前國民黨黨團在立法院提案通過的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積極尋求美國協防颱灣的法案看,顯然是在無底線地和民進黨趨同,這儘管不無有擠兌民進黨的戰術因素,更爲凸顯的是,國民黨對理念的堅持越來越淡漠,但對是否能早日奪回全面執政的前景越來越焦慮。
▲ 學者認爲,國民黨對能否奪回政權越來越焦慮。(圖/記者羅婉庭攝)
國民黨爲什麼要在此時提出親美議案呢?不外以下原因和目的:
其一,美國和臺灣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這種結果在蔡英文團隊高明的操作下,已經讓臺灣民衆忘記,美國和臺灣關係的進展有多少是蔡政府自身努力,有多少是美國,特別是川普應對大陸和美國大選無招,最大限度打「臺灣牌」的結果。
更是讓人忽略美國和臺灣關係有多少實質的意義和背後的危機,比如,能夠讓臺灣更安全嗎?這種關係足以支撐臺灣所謂的修憲「法理臺獨」嗎?能否確保臺灣核心技術流失到美國?川普連任成功的利用臺灣繼續惡化兩岸關係,真的有利臺灣嗎?川普連任不成功,過度暴走的美臺關係能夠延續嗎?等等。
國民黨作爲最大在野黨,本應促使執政的民進黨和臺灣民衆冷靜思考或彌補上述可能的負面影響,化解可能的危機,但他們不願意充當反對和剎車的角色,更願意直接收割被引導浮躁的民意帶來的選舉利多。
怪不得有人說,整個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團隊還不如民進黨一個何姓的立法委員,敢於提出限制美國瘦肉精豬肉:既能做球給執政者、又能收穫民望。
▲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7日於中常會建議美豬總量管制,遭黨內同志勸阻。(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其二,這其實是一方面擠兌民進黨,讓民進黨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民進黨完不成,說民進黨做得不夠;完成了自己也分潤一些功勞。另一方面,提出這樣的法案,最現實的利益,讓美國人覺得他們也親美,讓民衆認爲現在美臺關係的新局面也有他們努力。不至於讓民進黨專美於前。
其三,兩岸關係緊張,大陸不斷對蔡政府施壓,國民黨不能正面發揮緩和兩岸的作用,又不能不對臺灣安全視而不見,只能做些沒有建樹但有選舉意義的表示,比如更加依賴美國。
2020大選國民黨候選人沒有確定前,比朱立倫、韓國瑜更早訪問美國,發表親美和疏離大陸言論。其資歷和對國民黨的理念、論述和整個黨內外的影響力也不足夠。這些對出臺上述對整體理念有違,但對重返全面執政有利的法案也就可想而知了。
上述種種,國民黨都不是出於自己有完整的理念與堅持,而是希望以此能早日重返執政急功近利的舉措。國民黨和民進黨趨同或者放棄制衡促使民進黨在危險的道路上暴走,真的能夠早日重返執政嗎?
國民黨與民進黨趨同,只是給民進黨提供了羞辱自己的養分與素材,民進黨假惺惺說:「歡迎國民黨迴歸主流民意」。
國民黨和民進黨這些政客們,難道不知道這些所謂的「主流民意」是怎麼來的嗎?「以對手爲師」是對的,但更多應該借鑑對手贏得自己的做法、過程,而非簡單地迎合其結果。
針對民進黨的全面「去中國化」和修改課綱,對自己這個來自大陸,被對手一再操作成「外來政權 」、「外來政黨」長期危害,國民黨認識不足,更不願也沒有能力用現在的憲法明確制裁和抗衡。
比如對臺灣現在和大陸的正式稱呼,國民黨完全可以以退爲進,「你可以改稱民進黨自己願意的稱呼,但前提是先修改法律」,這需要耐心和膽魄。
▲ 兩岸評論員認爲,國民黨需要更多像張亞中那樣的理想和表述。(圖/記者季相儒攝)
越來越多的國民黨高層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或者和大陸關係好。在民進黨制定限制大陸的時候,沒有作爲制衡和交換,提出限制美日間諜或影響大選的法案。不相信被美國情報部門長期監控和掌握把柄的臺灣領導人,能夠任何時候都能夠真正代表整個民衆的利益。
也不相信國民黨不知道,在野時應該向深藍表述靠近,要有更多張亞中教授那樣對國民黨的理想和表述,這是凝聚自己陣營和民意的關鍵;大選時要兼顧深藍以外的更多層面,但不必討好怎麼都不會給你票的那部分。
執政後屬於自己陣營意識形態建設和團隊培養要加強,其他政策更靠近中間。當然,這些都需要理念的堅持和愛心長期的經營。沒有這些經營。越急越慢,立場越曖昧越難。
國民黨既沒有繼續做「臺獨」剎車片的主觀意願,也沒有了制衡「臺獨」勢力繼續暴走的能力。
國民黨因爲缺少長遠佈局和深耕基層,也沒有像民進黨那樣有明確的理念宣導和堅持。民進黨長期去「中國化」培植了一茬茬死忠支持者,國民黨因爲沒有理念堅持,卻有奪取全面執政的貪婪和焦灼。
不做長期佈局,急功近利,反而陷入自己的「死循環」。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這
熱門點閱》
► 國慶演說》王高成/未來兩岸仍處於危險狀態
► 李承殷/川普迴歸影片大加分!能讓美國人起雞皮疙瘩甚至熱淚盈眶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