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F-16攔截俄軍Su-27和Tu-160

比利時F-16AM戰機攔截俄國Tu-160轟炸機照片由另一架F-16拍攝。(圖/比利時空軍)

9月17日,參與北約空中警戒任務(BAP)的兩架比利時空軍F-16戰機,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了2架俄羅斯Tu-160白天鵝轟炸機與兩架Su-27側衛式戰機。

航空學家(The Aviationist)報導,比利時空軍在9月3日首度輪換北約在波羅的海的BAP任務,他們派出4架F-16AM戰機 (A型升級版),部署立陶宛奧利機場(Siauli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其他參與波羅的海任務的還有丹麥皇家空軍F-16、捷克空軍的JAS-39獅鷲戰機(Grippen),駐地是在愛沙尼亞阿馬裡空軍基地(Amari airbase)。

比利時公佈了F-16攔截Tu-160、Su-27的消息後,俄羅斯國防部也在幾小時發佈消息,指出他們的軍機航行時遇到比利時戰鬥機,後來還遇到丹麥、波蘭芬蘭瑞典空軍的各式戰機,顯示俄國對北約空軍「隨伺在側」已相當習慣

俄羅斯戰機有時會對接近的的北約軍機進行幾次挑釁行動。6月,英國颱風戰鬥機在兩天內兩次試圖攔截俄羅斯Su-30,然後Su-37刻意逼近,迫使颱風戰機偏離。

Tu-160在北約的代號是「海盜旗」(Blackjack),不過俄國飛行員大多稱它爲「白天鵝」,它是目前體型最大、速度最快的超音速噴射轟炸機,僅小於北美公司在1960年代設計製造的XB-70 女武神(Valkyrie)。Tu-160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變幾何後掠翼飛機,比美國同樣設計的B-1B 槍騎兵轟炸機(Lancer)還要更大更重。Tu-160於1988年問世,但是由於經濟條件不行,生產數量很低,只有14架。2005年,俄國總普丁決定重開生產線,希望生產到50架。與此同時,將進行性能升級,升級之後將稱爲「Tu-160M2」,計劃於2023年投入營運

Tu-160在敘利亞反恐戰爭期間參加了實戰,2015年11月17日,Tu-160首次執行轟炸任務,使用俄羅斯制3M-54「口徑式」( Kalibur)巡弋飛彈,襲擊IS武裝集團的據點。除敘利亞作戰之外,Tu-160還對委內瑞拉進行過三次海外部署,分別是2003年、2008年和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