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利霞:深耕數字沃土 培育興農力量
原標題:
畢利霞:深耕數字沃土 培育興農力量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
早春時節,在湖北省監利市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智慧大屏上,土壤墒情、氣象預警、農機調度等數據實時跳動。“過去靠經驗,現在靠數據。”全國人大代表、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畢利霞輕點屏幕,北斗導航插秧機、物聯網蟲情監測儀等設備的工作畫面躍然眼前。
畢利霞紮根“三農”沃野15年,親歷了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的嬗變。自2009年成立合作社以來,她帶領團隊建成湖北省首批水稻智慧農場,引入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實現育秧、插秧、飛防、收割全程智能化作業。如今,她不僅自種3000畝水稻,年產糧食300萬斤,更通過社會化服務輻射周邊12萬畝農田,用“一根網線連田頭”的實踐回答了“如何種好糧”的時代之問。
去年全國兩會,畢利霞帶着“沾泥土”的調研成果走進人民大會堂。“糧食主產區溝渠老化、泵站帶病運行,農民盼着基礎設施升級。”她提出的3條建議直擊痛點,推動監利市2024年積極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新建襯砌明渠48公里、泵站87座,疏浚溝渠161.94公里。
“代表履職就像種田,得把根扎進土裡。”一年來,她走訪23個村、召開8場屋場會,發現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短板愈發凸顯“‘70後’不願種、‘80後’不會種、‘90後’不想種”的困境,與智慧農場對“數字農匠”的渴求形成強烈反差。
今年,畢利霞將提交《關於加強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設的建議》。她呼籲要像重視糧食安全一樣重視“新農人”培養,建議有關部委強化農廣校體系,通過“田間課堂+雲端教學”培育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我們合作社已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合作開展了多種培訓,具體有種養技能提升、經營管理、農機操作、直播帶貨等,已培訓上崗12名無人機飛手、6名智能農機操作手和3名後臺管理員。”畢利霞說,在各級農廣校的幫助和支持下,合作社創新“師傅帶徒”“以賽代訓”模式,3名“90後”青年經培訓後成爲技術骨幹,藉助數字化、物聯網系統管理的水稻種植基地增產12%。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