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純粹惟願“醫食無憂” 精魂不老國士風骨長存
5月22日這一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與“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相繼辭世,共和國一日痛失兩位科學“巨星”。“雙星”隕落,舉國哀悼,山河同悲。
一位一生心繫田間地頭,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另一位是用手術檯旁的堅守,爲1.6萬人帶來了生命之光。他們用畢生的純粹,追求“醫食無憂”的心願。他們都是新中國的巨擘棟樑,更是值得我們銘記的華夏之光。
袁隆平:“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91歲高齡的他,在湖南長沙溘然長逝。
一生奮鬥在雜交水稻事業上的袁隆平,從未停下科研的腳步。這位執着而純粹的老人,把自己一生,都奉獻給了稻田,只爲了這一句話: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0年11月,第三代雜交水稻再次突破了新的畝產記錄。老爺子滿心歡喜地說:“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趁現在身體還可以、腦瓜子還沒糊塗,我還可以繼續工作,繼續做對人民、對社會、對國家有意義的事,我要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100後’!”彼時,已是91歲高齡的袁隆平對雜交水稻培育工作依舊充滿熱情與信心。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這句豪言壯語,讓袁隆平與“雜交水稻”一生結緣,也讓他的個人命運,與全國人民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在《科學通報》中文版第17卷第4期發表了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首次描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病態”特徵,開啓了我國水稻雜交優勢利用技術研發的序幕。此後,雜交水稻育種與產業迅猛發展,爲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晚年的袁隆平多次表示:“我一直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夢想正在逐步成爲現實。從水田到沙漠再到鹽鹼地,雜交水稻走出國門,袁隆平希望能讓更多人“吃上飯,吃飽飯”。他計算着:“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種上雜交稻,按每公頃比常規水稻增產2噸計算,則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4-5億人口。那都是一個個生命啊!”
“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在2019年獲授“共和國勳章”後,90歲高齡的袁隆平表示,晚上睡覺時候都在想“我的超級稻長得怎麼樣”,領獎後回去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田裡去。
田間地頭,成就了袁隆平一生的熱愛,也成爲他一生的羈絆。就在不久前,他還依然帶病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堅持科研工作,與團隊成員一起探討雙季稻畝產3000斤攻關項目方案。
“退休對我來講是不存在的,只要身體好,能工作就行了。”如今,袁老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
吳孟超:“倒在手術檯上是我最大的幸福”
5月22日13時02分,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是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他主刀完成了中國第一例成功的肝臟手術,還研究出符合中國人體質的肝臟外科手術技術體系,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從醫70餘年,吳孟超院士先後完成16000多臺手術,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
5歲時隨母親移居馬來西亞的吳孟超,在1937年抗戰爆發時,剛剛完成初中學業的吳孟超就萌發了回國投身抗戰的念頭。懷着一顆報國之心,3年之後,他登上了回國的輪船,並在1943年秋天成功考取了同濟大學醫學院肝膽外科專業。
“世界醫學發展得很快,但肝臟外科目前還是個薄弱學科,我國的肝臟外科幾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你真有志向的話,可以朝肝臟外科的方向發展。”1956年的春天,當時已是第二軍醫大學主治醫師的吳孟超,在恩師的指點下,開啓了與肝膽外科的“一世情緣”。
1958年,聽到一位外國權威“中國肝外科要達到國際水平,起碼要二三十年”的斷言後,吳孟超當晚寫下“臥薪嚐膽、走向世界”8個字。此後,他從解剖理論到手術方法,在肝癌的治療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除了一顆堅定的愛國心,支撐吳孟超70餘年行醫道路的,是對病人的一腔熱情和無私愛心。
“他是一名純粹的醫生。”身邊的人這樣評價他。作爲醫生,他總是設身處地爲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賬,並以此教導年輕的醫生們。
從醫幾十年,他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冬天查房時,把手在口袋裡捂熱後再做觸診。不僅如此,在每次爲病人做完檢查後,他都要幫他們把衣服拉好、把腰帶繫好,並彎腰把鞋子放到他們最容易穿的地方。“對我們醫生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但病人感覺就完全不一樣。”吳孟超說。
平時,吳孟超要求醫生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哪種藥便宜用哪種。他手術時,用的麻醉藥和消炎藥都是最普通的,縫合創面切口也從不用專門的器械。“我們要多用腦和手爲患者服務,器械用一次,‘咔嚓’一聲1000多塊,我吳孟超用手縫線,分文不要。”
在吳孟超眼裡,病人比天大,任何事都比不了。2005年,吳孟超被推薦參評國家最高科技獎,科技部派工作組對他進行考覈,確定第二天上午談話。醫院考慮到這是件大事,取消了他原定第二天的手術。吳孟超得知後,堅持手術不能推遲。考覈組的同志不解:這是位什麼病人?怎麼這麼重要?第二天下午談話時,吳孟超解釋:“是一位河南的農民,60多歲了,病得很重,家裡又窮,鄉親們湊了錢纔來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對他們都是負擔。實在抱歉,讓你們等我了。”
同事們還記得,2007年冬,吳孟超接診了從江西專門找來的一名患者。這位身受肝硬化和肝癌雙重摺磨的患者,因病情複雜,已被多家醫院拒之門外。當時已年近九旬的吳孟超親自爲患者制定手術計劃。有人好心勸他,這麼複雜的手術別親自上了,萬一失敗就會晚節不保。吳孟超當時很生氣:“我不怕手術失敗,更不怕晚節不保。想方設法爲病人解決問題纔是我的晚節!”
直至97歲高齡,吳孟超仍堅持每週做兩三臺手術。他曾說,“只要能拿得動手術刀,我就會站在手術檯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術檯上,那也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吳孟超親手帶出了四代徒弟,包括一百多名博士、博士後。現在,他們大都已成爲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和骨幹力量。
心繫蒼生,國士無雙。如今,我們仰望星空,茫茫宇宙中,有兩顆特別的小行星:一顆是編號爲8117的“袁隆平星”,一顆是編號爲17606的“吳孟超星”。兩位科學家的無私奉獻和大愛精誠,將永遠照耀着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