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飆高 專家:反映美國的衰落

比特幣價格飆高,CNN全球經濟分析師佛魯哈兒認爲是避險心態,反映出美國與美元衰落。(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加密數位資產比特幣(Bitcoin)近期雖叩關5萬美元不成,仍有48000美元以上高位,CNN全球經濟分析師佛魯哈兒(Rana Foroohar)指出,這讓人想起1920年代德國惡性通貨膨脹,導致資金流向黃金避險,反映出美國的衰落,也是美國與美元在世界秩序中不會發揮太大作用的訊號

佛魯哈兒回想起的歷史是德國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1918至1934年,正式國名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此短命民主政體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不合理戰爭責任歸屬與求償下,始終深陷危機,造成希特勒(Adolf Hitler)1933年崛起並接任總理,將世界拖向另一次大戰。

由於戰勝國求償遠超過德國支付能力(例如比利時所要求金額甚至超過被德意志帝國入侵前全國財產總和),在1923年法國、比利時聯軍佔領德國主要工、礦業地帶魯爾區並表示直到還清戰爭賠錢爲止不會撤出,這反而進一步降低德國生產能力,而威瑪共和國鼓勵工人罷工因應,又要大量印鈔資助工人,最終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德國馬克在11個月內貶值1兆倍,直到共和國政府以地產抵押推出新馬克,纔在當年12月解決問題,讓聯軍撤軍。

佛魯哈兒指出,當時用舊馬克定價的黃金價格波動之劇烈,與如今比特幣非常相似。比特幣今年從每枚不到3萬美元起步,10年內逼近42000美元,隨後吐出大部分漲幅,但在電動車標竿特斯拉(Tesla)宣佈投資並考慮納入支付後又大幅上漲,但週一(15日)挑戰5萬美元不成後一度也跌穿46000美元。

她引用分析師葛羅曼(Luke Gromen)報告結論,認爲比特幣的持續上漲警告了未來巨大的地緣政治變化。現有各種資產,例如屢創新高的各大股市指數,由於在低利率與量化寬鬆環境中,很少人清楚其真正價格,「如比特幣之類日漸普及的高波動性加密貨幣可以簡單看成Fed(美國聯準會)營造泡沫環境的投機標誌,但解釋成新世界秩序的早期信號可能更好,因爲美國和美元在這新秩序中不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魯哈兒認爲低利率和寬鬆貨幣政策已經掩蓋美國經濟的長期問題,資產價格居高不下,但隨之提高的還有債務槓桿率,而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有毒政治又嚴重損害美國這個品牌,世界不再信任美國,很可能也對美元作爲世界通用儲備貨幣感到懷疑。

她表示,美國債務不斷增加,而要擺脫債務方法不外3種,貨幣緊縮、印鈔造成通膨,或是出售大量債務。因此比特幣不斷上漲,很可能只是反映投資人社區中的一些理念,即如果美元開始更劇烈貶值,比特幣會避風港

國際政治也逐漸形成美國、中國大陸、歐洲3極,其中歐洲已經展現對美國不信任和自主決心,而中國致力於減少對美國金融體系依賴並連續減持美國國債,而在佛魯哈兒眼中,加密貨幣在這種多極化國際秩序中看來比各國貨幣更適合使用,儘管主權國家可能會採取行動來規範加密貨幣所帶來的威脅。

佛魯哈兒表示,她還是不會想買比特幣,但是至少不認爲現在的高價是泡沫。她總結:「20世紀初還不清楚幾百家汽車製造商中的誰能贏得取代馬車競賽,現在也沒人知道比特幣、以太坊(Ethereum,縮寫ETH)、戴因幣(Dimecoin)或其他還沒發明的數位貨幣,是否會是最後贏家,但比特幣的崛起可能是煤礦坑裡的金絲雀(注:Canary in a coal mine,英國在18世紀利用金絲雀對環境敏感來偵測礦坑內是否有有毒氣體,引申爲早期預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