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系列特效揭秘 CG技術大顯神通

本站娛樂獨家報道(伊爾蒙/文)備受矚目的暑期檔科幻大片變形金剛2》即將上映,對於這樣一部在全球引發觀影熱潮的特效大片,“視覺特效”所創造出來的機器人,以及那些匪夷所思令人歎爲觀止的戰鬥場面毫無疑問的成爲了絕對主角,其幕後自然有無數有趣的製作花絮,我們將從電腦特效(CGI),現場特效,影片後期合成等方面爲您全面揭示兩部《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的誕生。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設定顛覆傳統

兩部《變形金剛》的導演邁克爾·貝是遠近聞名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導演,看看他的履歷表:《勇闖奪命島》,《絕地戰警》,《珍珠港》。哪一部不是標準的火爆動作戲,但這位同志並不是一位地道的金剛迷,甚至連了解都算不上。這也就是爲蝦米當初“金剛們”的造型剛一曝光就引來無數鋼絲質疑與指責之聲,因爲他認爲原著動畫中那些呈原始幾何體拼湊而成的機器人造型設定實在是太呆太傻,並不能完全照搬並呈現到真人版電影中。所以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其造型能夠符合當今人們對酷炫的審美標準。

在經過一番論證和反覆修改下,他們用極具實驗風格色彩的美漫畫風對角色造型做了大膽設定,那種立體飽滿而又滲透着工業設計風格的形象躍然紙上。很多人會覺得機器人們變成了“異形”和零碎部件拼起來的大玩具,甚至總覺得他們身上的鐵片和各個關節處的鉸鏈都會輕易脫落。但這讓機器人看起來更加擬人化和精幹,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如此改造才能使之適合在大銀幕真人版中現身。從滿身的“金屬碎片”到每個細節處的肢節展現,都近乎完美。

汽車人的領袖擎天柱,高28英尺(8.53米),超過1萬個(10108個)幾何體零件。臉部200多個零件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單獨調節而形成表情。而他的死對頭威震天足有35英尺(10.67米)高,而“威震天”從原著中的變形大炮成爲外星戰機,也在當年讓一衆鋼絲大跌眼鏡。到了第二集,“威震天”將復活,變形體也將成爲一輛重型戰車,不僅胳膊將比以往變得細長,後背還將被裝上推進器,可在短距離內快速飛行。完全顛覆原作的設定也讓人耳目一新。而“大力神”的登場也將令人讚歎不已,其全身擁有五萬個獨立的能活動的元件,整個造型突出力量感,劇組有意強化了他的上肢力量,基本上他的活動都靠匍匐爬行前進,即使如此,他不起身直立的身高也達到了16米,堪稱特效史上最恐怖的挑戰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設定顛覆傳統

特效揭秘之二:機器人實體化歷盡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現場特效精彩不讓CGI

特效揭秘之四:數碼合成神奇再現

特效揭秘之二:機器人實體化歷盡坎坷

“《變形金剛》真的是一個轉折點!”Oscar最佳特效獎得主LIM的特效監督Scott Farrar如是說。“機器人曾在衆多電影中出現過,象星戰中的C-3PO。但是當我們回顧一些電影的時候,除了那些穿着橡膠服裝在微縮模型前表演的把戲,我們找不到任何其他的東西了。我們發現我們將要面臨一場挑戰,我們必須去做一些我們從來沒做過的事情。”對於“工業光魔”(美國老牌特效製作公司)來說,如何完美的呈現出機器人們的造型,變形過程,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挑戰。

首先,美工人員將與概念設計師一起根據“原型體”畫出剖面圖,並把機器人們的零件形狀與結構標識來。由於老貝(以下均對邁克爾·貝這樣稱呼)對設計工作提出了“極度真實”的標準,美工人員在草圖階段就得考慮機器人變形的形態以及全過程:像機體各部分與機器人形態下頭腦軀幹四肢的對應關係,各部位該怎樣移動,零件如何重新排列組合。這時的二維精細圖就是要爲接下來的三維建模和動畫渲染做好準備。

三維模型是賦予虛擬角色生命的一個最關鍵的步驟。像《變》中這麼多的機器人,要完美展現其造型和身上的每一個複雜的細節那是一個超大工程。據“工業光魔”的製作人員稱,他們最頭疼的製作是“擎天柱”,“威震天”和“鐵皮”。而單單“擎天柱”一個角色,就包含一萬多個需要建模的零部件;“鐵皮”的設計更是複雜,單單是他的“兩杆大煙槍”,就有上萬組件!至於“威震天”大人,它那異常複雜的鉸鏈式結構光是看看就已經讓人眩暈了。製作人員們把之前的造型圖通過掃描實體模型獲得初始粗糙的形體輪廓。接下來就是在程序裡打開掃描而得的模型,將其分解爲各個部分,例如頭、軀幹和四肢;然後根據所得藍圖構建模型;最後將完成的肢體詳細模型重新組合成整體。按照工業光魔內部人士的說法,如果將本片三維建模過程中所使用的多邊形(三維建模中的最小元素)一個緊挨着一個連接起來,其長度足以去月球一個來回,剩餘的多邊形還足以建起兩座羅馬鬥獸場!回想第一集中對於“擎天柱”與“大黃蜂”有不少面部特寫,觀衆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擎天柱”眼珠周圍的細小鐵條、以及“大黃蜂”踝關節處的各種不同齒輪和鉸鏈。

三維建模之後,還要對虛擬角色們進行表面紋理處理,這樣才能更加逼真傳神。拿“擎天柱”來說,無論是車身表面的火焰紋身,還是鏡面不鏽鋼保險槓的光反射效果,都非常完美,給人以非常炫目的感覺。在《變形金剛》製作過程中,Farrar對汽車也有了更多瞭解。“我們研究汽車的油漆到底看上去是怎樣的。我們研究在陰影下,在清晨,在中午,在室內,氙燈下,霓虹燈下汽車表面的效果。鍍鉻,拋光銅等金屬看上去究竟是如何的。汽車的表漆和塗裝用CG表現是比較困難的。因爲汽車在不同的角度有着完全不同的色調。並且無論你是否認識到,每個觀衆都很清楚到底陰影,反光和太陽產生的反射高光是怎樣的。” 除此之外,《變形金剛》中的汽車和機器人都得反射周遭的環境。“我們添加了一層反射層”Farrar解釋到“這層反射層包含了從照片中得到的街道的反射信息,這是影象真實的至關重要的元素。”

最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用動畫處理的“動作捕捉”了,將現實物體的動作數據記錄下來,再使用相關軟件輸入並添加給虛擬角色,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的活起來。爲了讓動作鏡頭更加真實,動畫師在動作捕捉數據的基礎上來調整動作。Farrar說:“在拍攝的時候看那些特技演員做那些特技動作是很酷的,可是我們需要合適鏡頭的動作。我們必須得按照物理原理來製作真實的動作。”爲了製作機器人變形的動畫,ILM(工業光魔)開發了一套專門的動態控制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讓動畫師任意將所選擇的零件打組,比如車門上所有的螺栓。爲了控制反射,ILM設計了一套光線追蹤系統,可以選擇性地用8K的環境貼圖來渲染。電影裡,你能看到建築物在機器人身上的反射,當演員坐在機器人手中的時候,倒影也能反射到機器人上。在“工業光魔”工作人員的訪談中透露:“開始的時候,我們製作人員自己表演一下,體會動作,作爲參考。我們把機器人們的“表演”,絕大部分都集中在肢體語言和頭部運動上。接着我們開始做臉部的動畫。例如擎天柱同學的臉部就沒有兩個傳遞表情的最重要器官——眼瞼與眉毛,所以我們得創造性地利用它臉部上那些鐵條與鋼板來模擬複雜的眼神。一旦搞定眼神,嘴脣的模擬就會把所有表情綜合起來,從而使得變形金剛們具有了擬人化的生命力。”而像“擎天柱”左突右閃的奔跑鏡頭、“鐵皮”上躥下跳的翻滾以及“爵士”HI翻天的手舞足蹈,都活靈活現的將“金剛們”的性格展現出來。但這樣的特效製作的動畫工作量是想法當巨大的,單渲染一幀畫面,平均下來也需要30小時以上。

“工業光魔”的特效製作人員在談到“金剛”製作過程時也說:“一個完整的變形過程要從零開始做的話,可能需要6個月的時間。盡然我們是在製作“變形金剛”,我們事先就清楚展現令人信服的變形過程不會很容易。要製作一個變形的鏡頭,我們首先要做出角色變形前後的靜態模型,而且要儘可能的栩栩如生。每一個汽車人都有上千個零部件,其中部分是一眼就可以辨識出來的,就像你打開自家汽車的引擎蓋會發現的那樣。接下來,我們要做出骨架來方便做動畫,讓那些槍炮、噴射器和其他零件真正動起來。下一步我們通過動畫程序讓汽車上的大部件變形成機器人的模樣。之後,我們要絞盡腦汁地計劃如何將那些細小零件從汽車狀態轉換爲機器人狀態。動畫過程完成後,燈光和紋理渲染會繼續以使得它們與背景更爲融洽。最後,要加進煙火、灰塵、火花等外部效果,將便形成機器人的“金剛”們更好地與現實環境諧調,讓它們看起來更真實。”

而在即將上映的《變形金剛2》中,登場的機器人將多達60個,他們將輾轉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如開場戲中的上海工廠、埃及金字塔等等;其次這些變形金剛也會和周遭的世界有更多的互動,在泥地裡扭打、在樹林裡開火,他們會噴出鼻息、會流汗、會吐口水。上文中提到的“大力神”,將對人類展開大規模殺傷和破壞。《變形金剛》另一位編劇羅伯特·奧齊說:“大力神是一種無所不能的合體機器人,可搖身一變,變成他想要去消滅的人。他是絕對混亂秩序的代理人。”老貝說,“大力神”的造型還給該片執行製片人史蒂夫·斯皮爾伯格眼前一亮的感覺。他說:“斯皮爾伯格看了一眼,說‘這絕對是令人生畏的大魔頭。’你能令他說出這番話,證明造型一定不錯。我們這次準備了一些大傢伙和小傢伙,還有一些小不點兒。而更加怪誕的小東西,比如‘機器昆蟲’,則會讓影迷大呼過癮。在原著和Hasbro玩具生產線,‘機器昆蟲’體型龐大,但現在它們成了爬行的滲透者。”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設定顛覆傳統

特效揭秘之二:機器人實體化歷盡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現場特效精彩不讓CGI

特效揭秘之四:數碼合成神奇再現

特效揭秘之三:現場特效精彩不讓CGI

可能很多人都認爲“現場特效”在如今這個CGI時代已經多少有些過時了,但其實即使是像《變》這樣倚重電腦特效的視覺大片,其第一手合成前拍攝的現場特效還是影片的一大主流,不僅會節省一些成本並且還有電腦特效所不能比擬的真實感與質感

從第一集片頭卡塔爾基地之戰到公路追逐戰,以及片尾汽車人霸天虎決戰市區,現場特效形式製作的爆炸場景,追車戲都令人興奮。爲了拍攝出追車的動感,現場特效組根據老貝的意願,專門設計製造了高速移動攝影車。這些車在車頂安置了可以操控的攝影搖臂,還有超強的抗震裝置,使得攝像機即使在跟隨汽車以100英里每小時的高速行駛時,仍能平穩地自由移動、從各個角度拍下緊張刺激的追車鏡頭。

在“大黃蜂”被“第七軍”抓捕的大部分段落裡,劇組還使用了模型拍攝手法。這種傳統的拍攝方法在《星戰》,《ET》等經典大片中都曾發揮過神通,也是好萊塢的慣用特效手法。模型的視效在細節方面未必是CGI的對手,但在“質感”方面確實無人能敵。好萊塢資深模型特效與化妝特效工作室KNB,爲《變形金剛》製作了10個金剛們的大型模型,除了“大黃蜂”整體之外,還包括擎天柱的頭部、“威震天”的腿部,以及“眩暈”的腳掌。

到了第二集,由於美國國防部的傾囊協助,劇組從航母到最新型的戰機,以至於海軍陸戰隊都能借來一用。並且還能實地來到白沙導彈實驗場和美軍廢棄飛機倉庫“埋骨場”進行實景拍攝。在一幕山姆和米凱拉在一村莊裡逃出神殿被霸天虎追逐的戲裡,兩人被75名士兵和坦克同時開槍開炮亂打,當然打的是他們身後追逐他們的"隱形的外星人"。在爆炸戲裡,炸藥爆炸產生的時速700英里的氣浪使一根眼睫毛都可成爲傷人的利器,其結果是男女主角在這些爆炸中頭腦空白只知道亡命的狂跑。更多現場特效的加入無非將使第二集變得更爲火爆。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設定顛覆傳統

特效揭秘之二:機器人實體化歷盡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現場特效精彩不讓CGI

特效揭秘之四:數碼合成神奇再現

特效揭秘之四:數碼合成神奇再現

《變形金剛》最爲神奇之處,就是將一衆CGI製作的虛擬機器人造型,虛擬場景以及現場實拍特效完美的合成在一起,從這個點上來說,它將是劃時代的里程碑,爲多種特效技術製作的合成樹立了新的標準和模式。特效製作人員們同樣揭露了第一集中最難表現的場景:“對於我們來說,最富於挑戰性的場景之一,是一個所有五個汽車人同時變形的長鏡頭。鏡頭將以擎天柱爲中心,環繞展現救護車(Rachet)、鐵皮(Ironhide)、大黃蜂(Bumblebee)和爵士(Jazz)一起變形的場景。每一段都令人頭痛。我們設計的動作是讓它們在變形的同時展現各自的性格。每一個機器人都有數千個部件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解、移動、組合。此外,這是一個夜景鏡頭,發生在一個潮溼而稍有霧氣的地帶,進一步加重了布光與合成的困難。”

當“擎天柱”向男女主人公展示“賽博坦”星球歷史時,真人,實景,CGI合成,綠幕技術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片中有些高尖端武器的出現,也是通過虛擬場景與實物結合而達到視效目的。如A-10地面攻擊機發射導彈的鏡頭,就是電腦繪製的虛擬彈道。“工業光魔”的製作人員在談到這點時說:“跟邁克爾導演工作的一大好處,是他總是儘可能地用現場拍攝來展現特效。電影中看到的絕大部分破壞與爆炸場景都是真實發生的,我們只不過在後期加入機器人,然後再加入其他輔助的畫面層。爲了看起來更真實,我們要努力使金剛們與環境融合。有很少的一部分鏡頭用到了機械模型,不過絕大部分機器人鏡頭都是數碼特效製作的。除此以外,許多背景、建築物和其他場景也都進行了數碼加工。”看來,相對於頗多技術難點的“建模”與“動畫”,“數碼合成”對於像工業光魔和Digital Domain這樣的頂級特效工作室來說,已經是一件相對輕鬆的體力活了。

部分資料參考:AC模玩網、變形金剛中國聯盟俱樂部、變形金剛新世代

特效揭秘之一:角色設定顛覆傳統

特效揭秘之二:機器人實體化歷盡坎坷

特效揭秘之三:現場特效精彩不讓CGI

特效揭秘之四:數碼合成神奇再現

本站娛樂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