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挖耳朵了 專家:6大NG舉動等同自殘

別再挖耳朵了!專家:6大NG舉動等同自殘。(示意圖/達志影像)

許多人洗完澡後習慣棉花挖耳朵,或定期請別人掏耳清潔,但專家表示,其實清理耳朵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尤其是那些常常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內部的人,只是在找自己麻煩,一不小心恐割傷耳道、甚至刺穿耳膜,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聽力受損等嚴重傷害。

根據國外健康網站《Prevention》報導,專家表示,耳垢其實是用來保護耳朵的,耳垢可保持耳道溼潤,清出太多耳垢,恐造成耳道過度乾燥,更容易發癢,因此絕對不要往裡面挖,尤其下列6大NG舉動千萬別犯,否則等同自殘。

1. 耳燭

一般認爲,使用耳燭可有效清理耳垢,但實際上可能不慎燒傷,甚至造成耳膜破洞

2. 戴耳機開超大聲

戴耳機時的高音量會造成聽力受損,根據統計,美國有15%的人聽力受損,主要問題都是出在戴耳機時的高音量,當週圍的人都聽得到你耳機裡的聲音時,就是超過耳朵能負荷的音量。

3. 用手指挖耳朵

手指伸進耳朵,除了可能傷害耳道外,指甲上有很多看不見的細菌也恐造成耳朵感染,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因糖尿病會破壞體內血管無法有效率對抗細菌。

4. 自己穿耳洞

很多人會讓親朋好友穿耳洞,但其實這種方式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建議穿耳洞一定要找專業,尤其穿耳洞的工具一定要確實消毒

5. 耳朵疼痛或聽力受損時沒看醫生

耳朵出現問題時,一定要確實就診,因爲聽力受損是不可逆的,通常失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此外,耳朵疼痛不一定都和耳朵有直接關係牙齒齶部喉嚨部位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耳朵疼痛。

6. 放異物進耳朵

最常見到民衆隨手拿來掏耳的包括迴紋針筆蓋或是其他文具用品,專家警告,這些都很有可能成爲割傷耳朵或使耳朵內部感染的「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