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中國產能過剩論”的偏見和歧視

(原標題:摒棄“中國產能過剩論”的偏見和歧視)

【鳴鏑】

作者:沈銘輝、張中元(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西方發達經濟體政客和媒體不斷渲染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宣稱中國政府補貼造成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產能過剩,中方爲消化這些過剩產能,以低價在海外傾銷導致市場扭曲,損害他國經濟。“中國產能過剩論”基於狹隘的假設和偏見,試圖將中國的產能提升定性爲對國際市場的“衝擊”和“威脅”,實質上是美西方一些國家通過操縱輿論混淆視聽、抹黑打壓中國經濟發展的政治話語工具,旨在爲其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造勢,遏制打壓中國產業發展,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其結果將阻礙正常的全球貿易伙伴關係,損害各國共同利益。

看待產能問題需要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能多少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普遍的,不存在供求絕對平衡的持久靜止狀態,而且適度的產大於需有利於充分競爭和優勝劣汰。

而產能過剩的直接原因在於供給大於需求,需求不足和供給過量均包括在內。從全球範圍來看,供給和需求都具有全球性,產能利用狀況是生產能力與市場需求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產能過剩與經濟波動密切關聯。在經濟繁榮時期,市場需求較高,產能利用率相對提高;在經濟衰退時期,市場需求萎縮,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從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來看,美國、日本、歐洲也都遵循這一規律。

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週期性現象和結構性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下行導致需求萎縮,是造成部分行業全球產能過剩的根本原因。一些西方政客和企業熱衷於將產能過剩歸咎於中國,罔顧產能過剩是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全球性問題這一事實,把當前全球市場的困境歸罪於中國,誣稱中國產能擾亂國際市場,其說法既不客觀也不公平。某些西方媒體將一個國家某類產品出口增加界定爲產能過剩,這也是極其狹隘的,違背了經濟常識和客觀事實。

當前,產能過剩根本原因在於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國際貿易增長低迷和市場需求下降。美國一些政策的侷限性,如過度的貿易保護措施、對外關稅的不斷升高,更是損害了全球經濟中期增長前景,令全球經濟韌性更加脆弱,破壞了全球合作。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的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銷量仍逐年遞增,這說明它們是有市場需求的,不是一個過剩的產業。中國按市場規律辦事,反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這對國際市場的運行和穩定至關重要。中國的綠色技術、綠色產品,特別是新能源產業發展,將對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通過科技創新和市場競爭塑造新能源產業優勢

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通過能源結構的調整,特別是通過新能源產品的廣泛應用推動實現低碳減排,是各國普遍形成的共識。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獲得了各國市場的廣泛歡迎。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整體低迷和外需持續疲弱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靠的是中國企業持續技術創新、控制生產成本。中國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在海外售價普遍高於國內售價的情況下,依然在多國市場熱銷,可見中國相關產能競爭優勢是由全球市場需求和中國企業效率等因素共同決定的,是市場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提供高性價比產品的能力基於自身比較優勢、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和充分的市場競爭,滿足了全球各國在相關產品領域的需求。

電動汽車在全球發展方興未艾,並不存在所謂產能過剩。但鼓吹“中國產能過剩論”者偏執地認爲,中國企業是通過接受政府補貼才具備了違背市場規律的“不正當優勢”,如果放任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銷售,將“摧毀世界各地的相關產業”。事實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佔生產的比例遠低於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國,根本談不上“過剩”向海外傾銷。

如今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只在研發階段提供補貼,反而是美西方國家在推行較強力度的補貼政策。美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充斥排他性、歧視性的補貼政策,爲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提供稅收激勵和補貼;歐洲多個國家也從公司稅收到個人購置等方面普遍對電動汽車產業實施補貼措施。在電動汽車領域,一些發達經濟體拋出“中國產能過剩論”,是企圖一邊對中國經濟發展政策施壓,一邊爲其貿易保護政策造勢。爲了維護一己私利,爲本國謀求更有利的競爭地位,背後包藏的是遏制打壓中國產業發展的禍心。

產能合作爲全球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以美國爲首的部分西方國家一直在力推所謂的去風險化,他們通過編織炮製“中國產能過剩論”這一對華戰略競爭的新劇本,試圖在國際社會捏造中國是國際經濟秩序“破壞者”,在其國內捏造中國“威脅”美西方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假象,爲其凝聚國內共識,在國際社會貶損中國形象、爭取國際話語權尋求契機。“中國產能過剩論”本身帶有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不過是西方“中國崩潰論”“中國發展陷阱論”的變種。它通過虛假敘事將意識形態因素與經濟、技術、安全等領域的大國競爭緊密掛鉤,以“產能過剩”爲藉口,採取貿易保護措施,試圖通過“產能過剩論”敘事,設定中國的“惡性競爭”不僅導致美國“受傷”、中美關係停滯不前,還造成全球面對中方“挑戰”無力應對的後果,從而爲美西方國家與中國爭奪國際產業競爭領先地位,遏制中國提供“正當性”理由,其本質上是污名化中國、唱衰中國和技術上圍堵中國的一貫伎倆。

中國的產能提升不僅有助於滿足國內需求,也爲全球市場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當今的中國正在不斷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上游邁進,以光伏、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爲代表的產品在全球市場形成了一定競爭優勢。在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需求量不足的同時,許多發展中經濟體限於發展水平無法建立起相應的產能。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顯著的產業梯度差異,在產業層面存在很強的產業互補關係,中國的規模優勢使得中國成爲與發展中國家開展產能合作的主要參與者、推動者。中國企業與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產能合作着眼於長期利益,在帶動中國經濟增長和中國企業成長的同時,也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能力建設,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潛力,實現能力建設導向的包容性產業合作。特別是通過優化各國間的供給來更好地對接需求,這樣既促進落後國家的發展,也有利於更好地利用國際產能,爲最終在全球層面應對國際產能議題提供了創新性的思路。

在新能源技術進步推動全球供應鏈深度調整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產能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絕大部分與中國開展合作的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訴求愈加強烈。中國推動建設綠色、環保及可再生能源項目,分享中國“綠色轉型”實踐經驗,將加快合作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促進其向更高層次的產業結構升級,從而塑造比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深入的互聯互通網絡,共同建設相互依存、互利多贏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美西方國家需遵守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摒棄偏見,以開放包容心態客觀辯證看待以中國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產能提升。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27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