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的夢百合被多家機構推崇,市場果真略帶瘋感?
近期,上市公司股價集體紅綠過山車的魔怔,讓投資者着實又體驗了一把“玩的就是心跳”的刺激感。
其中,論壇、社交媒體上對夢百合的吐槽並不少見。作爲牀墊三巨頭之一,其上半年總營收增長爲9.61%至39.47億元,乍看相當不錯,但歸母淨利潤卻下滑46.12%到只有0.53億元,幾乎攔腰斬掉了一半;淨利率僅1.43%,幾乎相當於公司每賣出一張1000元牀墊只能獲得14.3元的利潤。
然而,與散戶的一片憤懣之氣不同,機構側的表現卻是一派截然不同的樂觀景象。例如,近日天風證券孫海洋團隊便針對夢百合發佈了研究報告,並給出增持評級。
家居新範式查閱資料發現,不光天風證券,最近90天內共有5家機構對夢百合進行評級,5家的結論都是買入。如果將範圍擴大到整個2024年,則共有11家投資機構對夢百合的盈利預測予以了積極評價。其中國泰君安毛宇翔研究員團隊預測夢百合2024年度歸屬淨利潤爲盈利3.26億,而這個團隊近三年的業績預測準確度高達60.19%。
各機構2024年對夢百合的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是機構盲目樂觀,還是股民過於浮躁短視?在家居新範式看來,這是兩方不同身份之下導致的立場差異。股民拿到結果的心情迫切自然無可厚非,不過,要在股市吃到勝利的果實,的確需要學會與時間做朋友。
夢百合2024上半年營收可觀卻利潤稀薄的確是客觀事實。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歸結於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大幅升高。從財報來看,報告期內夢百合的銷售費用高達9.2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2.54%;研發費用達到5642萬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0.15%。
在家居新範式看來,銷售與研發兩項成本的性質可以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鋪路。
在家居行業的微笑曲線上,牢牢佔據兩端獲利高點的是核心技術和品牌,“組裝、製造”則處於底部。家居企業要發展,必然要左手技術右手品牌,光靠ODM很難做大做強。
夢百合引起股民擔憂的銷售及研發成本大幅提升,事實上正是這家公司在積極向微笑曲線兩端發起衝刺的表現。
研發投入,其實質是對供應鏈戰爭的主動出擊。
夢百合本以研發爲根本,2003年創立伊始,董事長倪張根就開展了記憶綿相關研究,7年後終於成功研發出零壓綿(即非溫感記憶綿),並一舉拿下國際專利。“0壓牀墊”這一概念也得以迅速傳播,基於專利,夢百合產品品類不斷橫向擴張,從枕頭到沙發、智能牀,均以0壓爲市場切入點。
面對智能家居的趨勢風口,夢百合同樣是國內較早介入研發並推出成果的企業。十年前,也就是2014年,那是業界公認的“智能家居元年”。就在那一年,夢百合搶先推出了第一代智能牀墊IMATTRESS,如今已經形成了立體化的產品矩陣,並通過開展自主設計、品質管控及供應鏈整合,實現了產品推新和經典沉澱的雙輪驅動格局。
除了不斷投入成本開發新品,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也是導致夢百合研發費用上漲的客觀因素。夢百合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醚、MDI、TDI等化工原料和麪料,而石油價格的波動及原料市場供需情況對該等原材料價格波動產生一定影響。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時,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及利潤水平很難不受壓制。
當然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上,其他企業也未能倖免,那麼反觀慕思爲什麼在2024年上半年的利潤率就能達到夢百合的十倍之高呢?家居新範式認爲,如何想方設法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經營業績的影響,的確是夢百合前行路上的重要課題。
再看銷售層面。夢百合最早以OEM或ODM起家,通過產品代工在海外實現了快速的業績增長。據家居新範式瞭解,截至目前,夢百合仍有逾80%收益源於境外。倪張根對此並不滿意。他曾在2019年向媒體表露,希望通過調整公司業務結構,使國內市場銷售額能夠提升到總銷售額的55%,或至少與海外市場持平,以實現更加均衡的業務分佈。
這就是夢百合在轉型OBM上不斷髮力的原因。
在海外市場,夢百合目前採取的是ODM、OBM雙線並重的策略。ODM方面本土製加強造優勢,通過自建和併購等手段,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包括中國、塞爾維亞、美國、泰國和西班牙在內的多個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全球化的產能佈局。OBM方面強化產品升級、營銷推廣和渠道建設,在亞馬遜、Wayfair、Walmart等第三方平臺業務逐漸成熟的基礎上,積極佈局新興平臺。
一系列落地措施可謂收效顯著。2024年上半年,夢百合在歐洲實現了9億元人民幣營收,同比增長26.7%;北美市場也在收復失地,2024年Q2同比增長了4.1%。隨着美東和美西工廠Q2產能利用率環比逐步提升乃至實現滿產,夢百合樂觀預計盈利情況會有更明顯的改善。
在國內市場,夢百合持續深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一方面持續佈局天貓、抖音、京東、華爲線上商城等渠道,另一方面持續加強終端渠道建設,不斷賦能品牌門店運營。據家居新範式瞭解,截至報告期末,夢百合境內外合共擁有門店1228家,其中主力品牌“MLILY夢百合”門店爲1020家。年內,MLILY夢百合還將繼續加大馬力提升渠道優勢,計劃在50座城市拓展300多家智能系列門店。
除了線下門店,尤爲值得一提的還有夢百合的酒店渠道。早期,夢百合以“0 壓房”爲切入點,與衆多品牌酒店集團構建了 B2B 集採銷售模式,截至目前在全國推出的0壓房數量已超過100萬間。爲了賦能家居業務,倪張根甚至在2023年2月聯合吳曉宇一起創建了上海金睡蓮零壓酒店有限公司,以更直接的方式參與酒店運營。他還曾在公開場合透露,夢百合零壓酒店未來目標開店2000家。
不過,佈局酒店業務的傢俱企業並不止夢百合一家。例如慕思在全國已開業慕思睡眠酒店9家,且都達到四星級以上的標準。喜臨門近年也在酒店行業發力,酒店營收增長速度和品牌影響力擴張在行業內有目共睹。
賣牀墊的開起了酒店,這套商業邏輯能否跑通仍需時間驗證。不過,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夢百合酒店業務收入約爲0.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6%,在夢百合自主品牌的五大內銷收入渠道中排名第三位。
品牌打造方面,夢百合鑄造護城河的決心也相當堅決。公司早先圈定的曼聯、圍棋、三體三大IP,不僅具有國民度,且與垂直品類關聯度相當高,做品牌的嗅覺堪稱敏銳。通過品牌活動、IP合作、視覺升級、廣告投放等多種方式,夢百合已成爲特色及記憶點日益鮮明的睡眠科技品牌。報告期內,夢百合自主品牌內銷實現營收 10.89 億元,同比增長 55.23%,實現較快增長。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商業的世界唯快不破,別人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去之後固然是踩出了一條大道,卻也基本等同於死路。只有自己認準方向之後扮演愚公親自去移山挖土、鋪路架橋,才能繼續往下走,且走得更深、更遠。
在當前經濟下行週期,夢百合仍敢於在研發與銷售上進行投入,需要底氣也需要魄力。之所以多家投資機構在其利潤下滑的情況下仍予以增持評級,大抵正是由於他們共同堅信“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一投資理念。
2024還剩不到100天,這家牀墊巨頭能否如機構預測那般盈利反殺,家居新範式也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