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批判!擁「不是人」優勢 聊天機器人崛起
機器人想要取代人類,原本有個最大障礙,那就是它終究不是人,但誰能想到,在心理治療的領域裡,「不是人」這個致命缺點,反而成了機器人的最大優點。
中國微博平臺上,現在最熱門的公衆人物之一,是一個24小時奉召陪你聊天的「微軟小冰」。
敘利亞難民普遍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羣,卻嚴重缺乏醫療資源,最近在美國一家新創公司協助下,部分難民與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對談,結果獲得驚人療效。
聊天機器人從早期不知所云,實驗性的電腦程式,到蘋果公司的Siri讓世人驚豔,再到這1、2年家庭助理、智慧管家等概念產品一窩蜂搶上市,可說是見證了此一範疇相關技術的飛躍式成長。不過,除了打入消費市場,聊天機器人同時也在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領域展現出極大潛力,那就是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
1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和人工智慧工程師組成的團隊,最近推出一個叫做Woebot的聊天程式,能夠與遭逢心理障礙的使用者聊天對談,追蹤心情起伏,適時提供影片、填字遊戲等活動,來調適和轉移患者情緒。由於Woebot貼身、隨叫隨到的特性,開發者聲稱,使用Woebot甚至可能獲得比人類諮商師更好的治療效果。
相較於上精神科,或是求助心理諮商師,聊天機器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移除患者袒露內心時的心理障礙。「Woebot讓你可以敞開胸懷,暢所欲言,」參與Woebot研發的Alison Darcy說:「人和人的溝通容易有雜訊…患者會畏懼他人的眼光,害怕被貼標籤。」
也就是說,聊天機器人最大的先天優勢,就在它只是一串演算法,沒血也沒肉,可以不帶批判,完全中立地聆聽患者吐露最私密、最深層的想法。這一點並非直覺臆測,而是經過研究證實的結果。
2014年,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資助一項研究,打造了一具叫做Ellie的機器人,請239名受試者分爲2組,分別與Ellie進行對談。研究人員事先告訴一組人,Ellie是百分之百的機器人,另一組人則被告知Ellie是由人員操縱的,但實際上每名受試者的對談對象是在現場隨機決定的。實驗結果發現,那些自以爲是和機器人對談的受試者言談更坦白,更願意敞開內心,意味着「人」這個因素在心理治療中,反而成爲一種障礙。
機器人具有撫慰人心的能力,背後的龐大商機很快就被新創業者嗅到。除了Woebot,其他類似app和服務如Therachat、X2AI的Karim等,也準備要搶食這塊市場大餅。或許不久後,機器人取代的職業項目中,又要多出一項「心理醫師」了。
資料來源:Wired, The New Yorker
更多鏡週刊報導選民支持改革 法國會選舉第一輪 馬克宏政黨料將大勝【美世紀聽證會】柯米的逆襲 共和黨內對川普支持就此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