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不睡午覺會被開除山西戶籍嗎?

人生建議,去山西旅遊,千萬別過了中午飯點兒纔出門找吃的,因爲很有可能,下了車就會發現:嗯?爲什麼山西街頭的大小飯館都關着門啊?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一條街的店老闆,都在睡午覺。

不禁大受震撼:“你們山西人這個午覺是非睡不可嗎?”

孔子云: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山西人說:孔子說得對。

要說一個山西人一輩子不能缺了什麼,那可能就是醋和午覺。

在山西,除了一部分能回家睡覺的人之外,中午回不了家的社畜辦公的剛需裝備,除了常規辦公設備外,還有午睡套裝。

畢竟沙發就那麼幾個VIP席位,着實很難搶,想中午在夢中自由飛翔,還是要自食其力。

在有限的條件下,能放倒的轉椅、趴睡枕是基礎套裝,進擊配置是懶人沙發、U型枕和靠椅,浮誇一點的終極裝備是行軍牀、褥子和蕎麥皮枕頭,就主打一個舒適而不是便攜。

而有條件的單位,更是直接配備休息室,或者規劃出一個可以給大家擺牀的空間。

山西的小朋友更幸福,所謂午睡要從娃娃抓起,他們不但擁有漫長的午休時間,十二點不到就放學,下午三點才上課。

而且午睡還要作爲一項家庭任務,要家長監督孩子睡覺,並簽字“已睡”。

不但如此,孩子在學校中午不睡覺還會被老師or保育員告家長。

而家長如果沒有有效監督孩子午睡,也會被老師找談話;如果有事沒睡成,家長還要打電話給老師說明情況。

在這種強烈的午睡氛圍之下,學校和幼兒園的牀怎麼樣,可以當成一種擇校標準。而學校爲了滿足家長的訴求,有條件的升級午睡條件,沒條件的創造午睡條件,總之沒有人會覺得這是什麼不合理訴求。

出生於內卷大省的人表示羨慕:原來當我上課的時候,山西朋友在睡覺,當我放學的時候,山西人才剛剛上學,這很難說是不是一種福報。

這種待遇甚至延續到了一些200多個月的大寶寶,在山西,當你26歲,不想午睡,還會被媽媽罵。

不光是人,狗狗貓貓羊羊等寵物,也都嫁山西人隨山西人,扛不過午後準時降臨的睡神。

在山西,晚上不一定要睡,但中午一定要睡。無論出門在外多少年,受到了多少外省文化的衝擊和影響,只要中午吃完飯,源自山西人骨髓深處的午睡習慣就原地歸位。

不但要睡,就算是喝了咖啡也要睡,午睡面前,血液中流淌的咖啡因無法左右大腦短暫的停擺。

就算休息日上午十一點才起牀,世代流傳的頑固生物鐘也可以讓一個山西人在三小時後到點就睡。

切記不要在午休時間給山西人打電話,容易收穫起牀氣就是輕的,搞不好還可能被客戶刁難一通,好不容易拿來的單子就此流失。

如果對方掛電話之前再習慣性給你來一句“晚安”,那這對於苦命的社畜而言,真的很難頂。

但山西人表示,這有什麼辦法呢?打小就奶奶告訴我,中午不睡覺的小孩子,是會被野獸抓走的!

說真的,這麼好的習俗,請全國推廣,不開玩笑。

等待一座城市空曠下來,不一定非要等到午夜時分和大年三十,在山西,午後也是一樣的。

過了飯點之後,山西的街道上會簌地安靜下來,零星的車聲、人聲、鳥鳴聲,屆時都變得清晰,直到下午上班時間到來,才逐漸恢復喧鬧。

一位小時候曾住在臨街樓房的朋友曾跟上流君說,他當年上中學的時候,午睡時都不上鬧鈴,什麼時候迷迷糊糊聽到馬路上開始喧鬧了,他就知道該上學了。

在山西人看來,午覺,彷彿是一種宇宙級的通行準則,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走出山西,午睡並不是統一配置。

因爲山西人之所以如此能睡,多少是有些獨特的原因在的。

首先,從自然條件上來講,山西地處北方中原,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早晚溫差大,人很難在高溫下集中精力工作,所以尤其需要一個午睡來解乏,一覺睡醒,下午又是一條好漢,還能工作到很晚。

另一方面,社會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會影響午睡習慣的產生。

山西省上個世紀的老工業城市居多,很多人的家和廠區都在一起,孩子學校也在家附近,無論是上班還是上學,都沒有漫長的通勤距離,中午回家吃飯,吃完犯困就躺一會是再自然不過的。

而進入新世紀之後的這幾十年,山西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很多人更喜歡體制內的工作,而這些工作有別於一線城市卷生卷死的CBD和互聯網園區,節奏比較傳統,基本都是下午兩點之後上班,午睡依然是很多人生活的重心。

再說了,山西作爲麪食大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種種碳水。麪條、包子、餅、饃……哪個都是吃的時候美味但吃了之後就讓人開始昏昏欲睡。既然腦子都不轉了,那也沒必要強撐着了,該睡就睡吧。

山西人還注重養生,愛喝熱水,熱衷於看老中醫,一言不合就拔罐、刮痧,講究睡“子午覺”。而且午睡15-30分鐘,確實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還能改善腦供血環境。

不得不說,這給山西人中午睡覺這件事,提供了有利的理論支撐。

此外,山西人性格也比較佛系,能適應繁忙生活節奏的年輕人早早就奔赴大城市,而留在省內的山西人,很多都是因爲喜歡舒緩而寬鬆的生活氛圍。而構成這種輕鬆氛圍的功臣之一,就是午睡習慣。

可見,午睡能成爲山西人生活觀的一部分,成爲他們靈魂深處顛撲不破的真理,是有一些道理在的。

除了山西之外,還有一些省份也難以抗拒午覺的誘惑。

曾有調查顯示,6成廣東人有午睡習慣,而且,廣東也是一個講究養生的地方,害怕上火怕到了骨子裡,甚至不睡午覺也被視爲容易上火,如此一來,午覺必然是要一頓不落的。

而另一些緯度高的省份可能還受到日照時間長短的影響,比如黑龍江和內蒙古,這些地方白天時間太長,工作時間也長,所以不得不加一個午覺來保持後半天的精力。畢竟,當你有最長能到21個小時的白天可以來消耗的時候,又何必拘泥於中午那仨瓜倆棗的時間呢?

而對於超愛享受生活的川渝人來講,對午睡的需求也許不僅僅是爲了逃避高溫和養生需要,更是生活幸福感的極大來源。畢竟,如果連覺都睡不好,還如何享受生活呢?

△成都一家電影院甚至推出午睡服務

不過這可苦了一些出門在外的打工人,從午睡比例高的地方換到基本不睡午覺的城市,渾身上下都難以適應——午覺從小睡到大,突然不讓睡了,別問,問就是難受。

在一進公司大樓就只有工作、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的大廠,很多年輕人第一次感受到故鄉的遙遠和生活的傾軋。然而緊湊的中午時間和叼着午飯還不忘內卷的同事,無法抵擋午睡人的決心,他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睡。

午休時間短?那就早點乾飯,省下時間都用來午睡。

單位沒有牀?搬來行軍牀和充氣牀墊,誰也不能阻攔我午睡。

不想買牀?那就在工位下再造出一方天地,鋪張瑜伽墊,再加一張魔術貼牀簾,就是一個完美的下鋪。

實在沒有放裝備的餘地,也不是不能就地取材,兩張椅子一搭就是一張牀,唯一的問題就是有點考驗覈心力量。

努力改造午睡環境的有車人士,早已把車打造成簡易房車,空調一開音響一打,睡在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裡,沒有同事追劇的笑聲和聊天聲,我願稱其爲午睡王者。

對於打工人來講,一點點脫離工作和日常的休息時間都是彌足珍貴的,而比起把睡眠當作生存剛需的夜晚,午睡更像是偷得浮生半日閒,是平凡日常中那偷偷存起的糖塊。

一覺醒來,甭管長短,睜開眼的時候,回味一下剛剛的夢境,才能緩緩回到現實再努力一下午。

能在午後毫無牽掛閉上眼睛小憩一會兒,跟同事說一聲“午安”,大概便已經是這屆年輕人心中的神仙工作了。

作者| likely

編輯| 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