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房貸,5年期LPR調降將助力穩增長、穩預期

2月20日,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LPR報價利率:1年期LPR爲3.45%,維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爲3.95%,較前值下行25個基點。

此次調降,是歷史上5年期LPR單次降幅最大的一次。

此次LPR利率非對稱大幅下調,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因爲之前央行續作的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政策利率並沒有下調,有機構判斷2月LPR利率下調希望不大;有機構覺得央行降準釋放了1萬億元流動性,商業銀行資金充裕,加之年初加大信貸投放的動能較強,又預測LPR有可能下降。

此次非對稱降息的原因很多。在年初調降LPR,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激發全社會的信貸需求慾望。當下實體企業或個人信貸融資成本依然較高,貸款需求動因不強,LPR下調有利於調動全社會信貸需求情緒。而且,儘管央行政策利率不變,商業銀行考慮到自身資金充裕狀況以及綜合負債端成本、市場供求等問題,有主動減少LPR報價加點的意願,使5年期LPR下調有了內在動能。

那麼,此次LPR非對稱大幅調降到底會產生哪些作用?

從微觀層面看,此次5年期LPR下調最大的贏家將是廣大按揭房貸者。因爲按揭房貸者都是5年期以上的長期貸款人,LPR利率下調等於向房貸的朋友們送來了極大的政策“紅利”,償還房貸利息支出減少、月供下降,生活幸福指數將得到提升:以房貸200萬元30年等額本息償還方式計算,此次LPR下降25個基點,月供將減少289.6元,累計30年月供將會減少10.4萬元;至於二套房貸利率,也將相應下調0.25個百分點,這樣可能會讓更多的購房者受益。

從宏觀層面看,此次LPR非對稱大幅調降,對於銀行、實體企業以及中國經濟復甦都將釋放出較大政策紅利:一則,對於銀行而言,可能因爲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降低,對於打破當下商業銀行有效信貸需求低迷的格局將起到有效提振作用;長期貸款利率降低,實體企業(居民)貸款需求將被激發出來,對於銀行增加信貸投放以及尋找到新增的優質信貸項目等都將提供極大可能,這對打破眼下商業銀行信貸不振的局面將起到有效作用。對商業銀行而言,信貸量的增加有利於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增加貸款利息收入,從而彌補淨息差收窄帶來的信貸經營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提升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和防風險能力。二則,對於實體企業(居民)而言,長期貸款利率下降將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利息支出減少,生產經營負擔變輕,在很大程度上會刺激經濟回升。尤其,中長期貸款利率降低,對於重資產企業、製造企業、高科技企業等都將帶來極大利好,有利提高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熱情和加大企業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對中國製造強國戰略實施、夯實中國經濟復甦的基礎將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加大了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力度,疊加前期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已爲LPR下行鋪好了路;而此時調降5年期LPR就是爲了進一步理順貨幣政策與當前各類經濟諸要素之間的關係,引導商業銀行進一步向實體企業(居民)擴大讓利空間,這對於推動“三大工程”建設、避免房地產行業“硬着陸”等將提供巨大的金融動能,最終推動穩增長、穩預期、穩市場等政策意圖的實現。此外,5年期LPR大幅下調也是應對國際貨幣政策轉向的現實需要,美聯儲今年將大概率開啓降息,我國大幅調降5年期LPR也是爲適應全球貨幣政策環境變化,避免發生貨幣政策的“不適應症”。

作者/莫開偉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嶽彩周

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