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醫院1.2萬名護理師加薪 今可望過關

私立醫院相繼爲護理師加薪,衛福部6日將邀集各醫院討論是否爲部立醫院護理人員加薪。據瞭解,衛福部傾向加薪,但幅度未定。(本報資料照片)

護理人員流失止不住,私立醫院相繼爲護理師加薪,部立醫院護理師望穿秋水,苦等好消息,終於有迴音。衛福部6日邀集轄下醫院,研商如何爲1.2萬位護理師加薪。衛福部長薛瑞元5日說,如果不加薪,人跑光了,醫院沒法營運,是長痛,短期內加薪留人,可「保本」,只是短痛。據瞭解,衛福部傾向加薪,幅度尚待討論。

長庚、振興、新光、亞東等多家大型私立醫院已宣佈調薪1500至1680元不等。地方政府管轄的公立醫院,例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在6月已帶頭增加月薪3000至3500元,護理師年薪可達72萬5000元至92萬元。

全臺醫院護理人員約12萬人,衛福部轄下部立醫院佔1成,約1.2萬人,遍佈在全臺26家醫院,地理位置較爲偏僻。衛福部與醫福會今日將討論部立醫院加薪方案,薛瑞元昨透露,加薪有望,已經請各醫院評估可行性。薛瑞元指出,好幾傢俬立醫院已宣佈加薪,若公立醫院沒有跟上,護理人員很快就會流失,尤其三班護病比將上路,缺人的醫院可能會挖角,不加薪的醫院,待人力被挖走,「沒了護理師,醫院只能減牀,結果影響營收,獎勵金不夠,連醫師也會跑掉,營運將更困難」。

不過,短期來說,若部立醫院加薪來留人,即使是短痛,但可先「保本」,未來能因薪資增加,招募到優秀護理人員,還可以開更多病牀,提供更多服務,營收也會增加。

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監事長高靖秋指出,部立、公立醫院擔負偏鄉醫療、公共衛生等工作,任務與私立醫院以營運爲主不同,「私立醫院不想做的,都是部立在做」,疫情期間更是當仁不讓,挑起專責醫院的重擔,衛福部長身爲部立醫院的老闆,卻把私立經營績效那套掛在嘴邊,根本是失職。

高靖秋指出,公務員退撫制度令公立醫院有很大成本壓力,包括臺大、北榮、成大等大型公立醫院50%護理人力是公職,但部立醫院公職比例僅剩20%,政府應重新檢討部立醫院的角色,編列公務預算加薪,增加人力讓醫院的牀開出來,醫院收入就可以改善,造成正向循環,而非吃健保預算,爲護理師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