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紙教堂心旅行、綠工藝展成果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文化部長李永得(右),參觀竹藝漆器作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埔里紙教堂心旅行、綠工藝展成果。(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文化部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支持下,提出「心旅行.綠工藝.生活美地」計劃,以埔里鎮紙教堂與桃米生態村綠色旅遊爲基礎,結合工藝傳習及文創商品研發,成果斐然。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生活漆藝特展成果發表會,26日在於埔里紙教堂登場,包括文化部長李永得、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張仁吉、埔里鎮長廖志城、南投縣文化局副局長李玉蘭,及南投縣議員陳宜君都參與盛會。

李永得表示,桃米社區凝聚向心力、呈現整體特色,是最原創的地方創生典範,而「心旅行.綠工藝.生活美地」計劃,讓藝術品不只僅供展示,成爲生活中的產品,更是創造工藝產業永續發展的最佳示範。

廖嘉展表示,2011年起推動由文化部支持的「再現埔里蝴蝶王國」計劃,讓蝴蝶成爲埔里的特色意象,此次成果展就以蝴蝶爲主題,透過創作展做全新的轉譯,讓國人認識臺灣之美。

陳宜君指出,紙教堂兼具自然生態及工藝之美,感謝文化部及工藝中心培育工藝人才,讓在地特色工藝能夠發揚光大。

「心旅行.綠工藝.生活美地」計劃,包含3大主軸,其中,「心旅行.綠工藝」邀請漆工藝師張賽青、竹藝師徐暋盛,教授漆藝、竹編課程,結合桃米社區綠色旅遊體驗行程;漆藝課程學員以蝴蝶、蜻蛉、青蛙等主題,運用大埔里地區的紙、竹、木等材料,開發具實用性漆藝穿戴飾品,還爲「蝴蝶餐」研發漆藝食器。

「桃米,心意實竹」工作坊竹編課程,學習製作健走杖與竹編籃,實踐低碳旅遊及生活中的雅趣。「竹蝶物語」竹編地景藝術,由竹編藝術家蘇素任以桂竹爲素材,創作高懸在紙教堂內的《希望之翼》,以4片大型竹編呈現蝴蝶展翅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