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廚房 在都市也能享用原味

左手村主打原住民風味餐點,人氣美食之一的頭目允指肋排,肉質甜美帶嚼勁,越嚼越香,吮指回味;涼伴手撕雞,輕爽開胃,一口接一口;吃不到的臭豆腐,外皮酥脆可口,豆腐質地軟嫩、入口即化;招牌薄餅(牛/雞)搭配獨特醬料,堆疊出濃郁香氣與多層次的口感。(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位在新北市三峽區北大特區的原桌kimolo(阿美族語,圓圈、團圓之意)餐廳,一走進餐廳內,舉目所及就是繽紛多彩的整面部落選物牆,把全臺各部落的工藝品全都搬上牆面,展現都市中少有的原民特色!店裡的招牌料理「蝸牛炒麪」,在當地美食社團知名度高,首先,蝸牛買回來後還要再餵食青菜,飼養一段時間,去除蝸牛的毒素後,經過多項繁瑣程序,搭配老闆高全佑特殊料理處理,才能呈現這道獨具特色的原民美食。

「美」式風味的早午晚餐店

老闆高全佑,是來自臺東都蘭的阿美族人,身爲旅北長大的原住民青年,退伍後一直從事着餐飲工作,擔任廚師,會開這間充滿阿美族「美」式風味的早午晚餐店,是他憑藉着小時候對部落餐桌上的記憶-新鮮原味的部落野菜、簡單調味的創意料理,想告訴自己與族人們,雖然不在家鄉生活,可是沒有忘記家在哪裡,用原味食材詮釋各個餐點,並以店內每個大圓桌象徵團圓,連結與家鄉的情感。

「左手村」老闆謝東納kui是來自屏東三地門鄉的排灣族人,年輕時獨自北上打拚,從夜市擺地攤開始,每天勤奮工作存錢,打拚近20年終於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店,創業啓航後並非就此一帆風順,經營過程仍面臨一連串的挑戰,包括店面搬遷了3次,最終纔在新北市永和區最熱鬧的一級戰區紮根落腳。

熱炒店裡的排灣好味道

Kui帶着熱情工作,每一個客人他都親自招呼與互動,第一次光顧的客人,就會以排灣族迎賓酒招待,並以排灣族傳統連杯一起同飲。店內的設計和裝潢,運用原住民族文化特色元素,呈現藝術氣息,像是天花板的茅草屋檐,讓人才踏進餐廳,一秒就有置身在部落的錯覺,沉浸在舒服與輕鬆的氛圍,享用着原住民族特色美食佳餚,總讓人難以抗拒這間特別的熱炒店。

謝東納kui是來自屏東三地門鄉的排灣族人,創業啓航後並非就此一帆風順,經營過程仍面臨一連串的挑戰。(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不但如此,老闆kui有着精湛高超的廚藝,融合現代食材及傳統原住民族飲食文化,開發多種創意料理,像是店內美味迷人的招牌鹽烤魚,每日限量,有預約纔有新鮮的魚上桌,魚裹上鹽火烤後,加上檸檬片和蒜頭,魚肉鮮嫩多汁香氣十足。另一道店內人氣美食-石板鹹豬肉,具有口感與嚼勁,配上洋蔥和蒜苗,美味好吃;而排灣族樹豆排骨湯,號稱是族人的勇士湯,冷冷的天喝上一口,不僅營養價值高,也美味鮮甜。另外,店內還有情人的眼淚、部落竹筒蝦、馬告牛肉炒飯、吃不到的臭豆腐等菜色,菜單種類琳琅滿目,名稱也有看得出有特別設計,網評大力推薦是平價美食特色餐廳。

原夢創業新北原民局相挺

新北市原民局的原住民族產業精實暨創業計劃,今年已邁入第5年,陪伴原住民族人打造自己的事業,至今已培育並支持上百位想創業以及有自己事業的族人,也提供達730萬元的獎勵金,不同的產業透過結合原住民族文化與元素,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創造了文化價值,讓文化底蘊充分在新北市展現。

新北市原住民族青年人口約2萬多人,事業體約有400餘家,多爲經營商店、個人工作室或合作社,資本規模屬於小型、微型或微微型的產業型態,本篇介紹2間原住民特色餐廳,讓大家更認識原住民在創業之路,用美食傳遞原民文化。(新北市原民局廣告)

老闆高全佑是來自臺東都蘭的阿美族人,會開這間充滿阿美族「美」式風味的早午晚餐店,是他憑藉着小時候對部落餐桌上的記憶。(圖/新北市原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