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能比加油還快?兩田固態電池接近量產,油車的競爭力更小了
在廣州車展上,豐田推出了三款與以往截然不同的車型,分別是鉑智3X純電SUV、bZ3C轎跑SUV以及鉑智7概念轎跑。
這三款車的技術路線非常有意思,bZ3C是比亞迪三電+端到端智駕,鉑智3X則與全新的埃安霸王龍同平臺打造,鉑智7更是配上了電子外後視鏡,要與小米SU7(參數丨圖片)一較高下。種種跡象表明,豐田的研發似乎本土化了,開始與國內供應鏈深度結合。
但另一則消息卻暴露了豐田的野心,宣佈將在2026年推出全固態電池,並且生產計劃已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認定。很明顯,豐田依舊打算“搞點事情”,奪回領先。
豐田到底想做什麼?固態電池的出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兩田發力固態電池,主導“大逃殺”?
在豐田公佈了全固態電池生產計劃後,本田也沒有落後,公開了自研的全固態電池量產化的示範生產線,預計2025年1月啓用。
本田還表示,全新的生產線改進了工藝,並提高了生產效率,一旦發揮規模優勢,會進一步提高成本競爭力。很顯然,兩家的“卡點”都已經到了成本上。
相比於傳統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電池最大的優勢就是“緊湊”。更織密的結構讓離子交換速度更快,還有效降低了電池短路和漏液的風險,總體而言就是充放電性能更強,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也更加優秀。
當下800V架構三元鋰電池的充電速度天花板,無非是10分鐘充電600公里左右,也就是“1秒充電1公里”,注意這幾乎已經是極限值。實際上大多數車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也並不兼容超快充。
而全固態電池的起點,就已經是液態電池的終點。目前豐田全固態電池已經能夠實現1200km的超長續航,並且10分鐘就能充滿,也就是“1秒充電2公里”,這個速度甚至已經可以與燃油車的加油速度“扳手腕”。
一旦這種電池大規模量產,那對整個汽車行業將是巨大的衝擊。不僅燃油車的競爭力會被進一步削弱,現有動力電池體系下的電車也會大受影響,屆時很可能會是一場“大逃殺”。
(2)難度極高,領先3-5年並不保準?
前陣子,長安汽車的高管在討論固態電池時表示,國內企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發展落後於豐田等巨頭,技術差距在3到5年,這個數據其實並不保準。
首先我們要看,這個3-5年的數據是如何來的。實際上國內企業與兩田發力固態電池的時間節點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區別在於路線選擇。
豐田、本田一開始就選擇了以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爲主的路線,優勢是能量密度更高,但實現難度也高;國內企業則選擇了以鹵化物固態電解質爲主的路線,容易從半固態電池切換,實現難度要低一些,但能量密度也比較低。
隨着電池價格大降,以及傳統液態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現如今鹵化物固態電解質路線的意義已經不大,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巨頭也轉投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路線,這也是兩田領先3-5年的由來。
但技術難度並沒有降低,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對陰陽極的穩定性、循環過程中鋰枝晶的生長、對水汽的穩定性這些問題依然存在。兩田雖然先行了一步,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也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當然了,國內車企最大的優勢,還是在產業層面。目前全球超70%的鋰電池都是中國造,並且國內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也是非常厲害的。比如最近寧德時代曝光的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就非常有看點,不僅是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400公里的以上增混電池,還能兼具4C超充。
一旦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突破,相信國內企業也能第一時間跟上。
(3)兩手準備,日系車的野心
相比前兩年的保守,最近兩年的日系車已經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變革。以廣汽豐田爲例,已經找到了很好的新能源時代切入點,那就是廣汽的平臺、比亞迪的三電系統、高通的智能座艙平臺以及Momenta的智駕系統。
廣汽是最早研發純電專屬平臺的車企之一,初衷是提升續航和空間利用率,產出了像Aion Y這樣的“空間怪物”,入門級的緊湊型SUV,後排能做成1米8的大牀,讓消費者大呼過癮。
而最新的AEP 3.0高端純電專屬平臺,又加入了新的元素。新平臺以賽道級超感駕馭爲研發目標,在設計層面借鑑了超跑的車身佈局,同時還引入了賽道基因和超跑技術,讓新一代車型的加速性能和車身動態響應都有了飛速提升,在好用、實用的基礎上,又變得更加好開。
至於比亞迪的三電系統和Momenta的智駕系統,則更接近“免檢產品”。以鉑智3X爲例,新車採用了Momenta 5.0最新版本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架構,不僅做到了“有路能開”,還能做到“有障能避、有位能停”,是真正意義上的高階智駕系統。
更令人驚喜的是,在豐田全球體系的加持下,10-15萬就能買到高階智駕、智能座艙,同時還能享受享譽全球的安全標準。
很顯然,豐田已經“悟了”,真正走入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第一線。
在融入到了中國化的供應鏈體系後,下一步就是利用全球研發體系的優勢,對於重點、難點的技術領域“各個擊破”。
很顯然固態電池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如今日系車已經取得“先機”。一旦這個領域被擊破,基本可以說在動力電池領域回到了同一起跑線,搶回了電動化賽道的一角。
(4)功夫拍案
根據豐田的規劃,2026年開始量產全固態電池,但初期的產能不會太高,一來成本還降不下來,二來市場會有一個接收時間。全固態電池要到2030年才進入大規模生產,產能目標是9 GWh/年。這個數據相比寧德時代、比亞迪動輒幾百GWh的產能,佔比也不算高。
其實不光有全固態電池,還有可再生的燃料電池,不僅無污染,還有更長的使用壽命,當然目前成本還比較高,應用難度也更高。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其實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燒油也好,用電也好,固態、液態或者直接燒燃料也都行,只要好開、節能、省錢就行了。合資車做得好就買合資車,國產車做得好就買國產車,靜待它們廝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