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拿來住人的」 謝金河:陶冬坦言看錯中國房市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圖/本報資料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經濟基本面好轉靠房地產?財金文化董事長金河表示,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在國泰證券投資論壇中坦承自己看錯房市,因爲「中國的房地產不是拿來住人的,是拿來炒的,是用來囤積價值的。」

謝金河昨(30)日在臉書以「陶冬博士:抱歉!我看錯中國房市!」爲題發文,宣稱當天的國泰證券投資論壇上,陶冬先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已出現向上成長的訊號,不過,由於經濟成長主要來自公部門的國企投資,靠着房地產拉動,因此他也對「私部門的民間投資幾乎沒有進展」感到擔憂。

根據謝金河轉述陶冬的說法,1989年日本房市泡沫破滅時,日本房地產市值大約是GDP的200%,如今中國房市的市值是GDP的300%,光是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的房地產市值加總,就大約是美國房地產市值的七成之多,「這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泡沫,但什麼時候會吹破?沒有人知道!」

此外,目前上海最貴的房價已喊到一平方米36萬人民幣,而房價不會永遠只漲不跌,最終還是得面對調整,恐怕是中國經濟未來最大的考驗。值得一提的是,謝金河提到,在論壇上,陶冬當着衆人的面坦言:「很抱歉!我看錯中國房市!」隨後直言,中國的房地產不是拿來住人的,而是拿來炒的,是用來囤積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