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資源回收就好!那些地球消化不掉的塑膠們

塑膠製品雖提供便利的生活,然而卻造成嚴重污染問題,因此如何減塑成爲重要課題。 (圖片來源/PEXELS)

購物使用的塑膠袋、塑膠餐具、飲料杯等等,這些塑膠製品雖提供我們許多生活上的協助,擁有便利的生活, 然而塑膠是無法被自然分解消失的材質,即使做好回收分類,還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回收物無法被再次利用。

無法回收的塑膠只能透過掩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而塑膠燃燒過程中會產生戴奧辛、汞等有毒氣體,同時也會排放出許多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因此過度的使用,對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據統計,每年有高達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之中,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塑膠微粒更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進而影響人體健康。有鑑於此,聯合國開始着手製訂《全球塑膠公約》,希望透過制度的建立與推動,減少社會塑膠製品的使用,降低污染。

打造永續家園人人有責,除了關心相關議題外,減塑也可從以下的日常小事中隨手做起,共同爲我們生存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自備環保杯、環保餐具、吸管】

外出購買餐食或飲料時,可以自備容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吸管。政府也 針對自備容器制定了許多相關折扣優惠,省錢之餘還能做環保。

【自備購物袋】

環保署自91年起,推動購物用塑膠袋減量措施,逐步限制業者不再爲消費者提供免費塑膠袋。因此,民衆外出消費時,可以自備購物袋,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

【選擇減塑的產品】

選擇商品時,儘量選擇減塑產品,例如現在部分大賣場提供以散裝、裸裝方式銷售的商品,減少外層過度的塑料包裝。

【優先選擇內用】

用餐時優先選擇內用,使用重複性餐具,以減少外帶餐點時所需使用的塑膠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