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雞蛋漲價 鴨蛋產地價也創歷史高價

目前鴨蛋產地價每臺斤45元,批發價每臺斤55元,爲歷史高點。(本報系資料照)

缺蛋現象延燒,昨日雞蛋批發價由每臺斤52元調漲至55元,產地價本週四起由每臺斤42.5元調漲至45.5元,寫下歷史高價。而鴨蛋在2周前也已經漲價2元,產地價由每臺斤43元漲至45元,批發價每臺斤55元,同樣爲歷史高價。業者表示,每臺斤45元已是歷史高點,因應飼養成本提升必須漲價來反映成本,且缺蛋下以鴨蛋來替代,若替代量過高,恐影響端午節供需。

農委會證實,除了雞蛋因爲缺乏而漲價外,2月中下旬鴨蛋也出現漲價,產地價由每臺斤43元漲至45元,批發價則爲每臺斤55元;鴨農指出,產地價45元已是歷史新高。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前理事長陳自成表示,每臺斤45元確實是高點,其實早在2年前雞蛋價格開始上漲的時候就有部分鴨蛋替代雞蛋的狀況,分析鴨蛋漲價原因,首先爲迎接端午及中秋的鴨蛋貨源供應,但如果用鴨蛋替代雞蛋過量則會影響前端的供應,最後蛋鴨的飼料成本比蛋雞高出很多,不反映價格而漲價實在不行。

林姓鴨農說,每隻蛋鴨每天平均要吃150克的飼料,比蛋雞100-110克來得多,不同的是鴨飼料還包含動物性蛋白質(魚粉等),因此成本一直都比較高,目前國內蛋鴨只有200多萬隻,和蛋雞3000多萬隻差距頗大,而鴨蛋是季節性的爆發需求,尤其端午節需求會增加好幾倍,如果餐飲業者使用鴨蛋替代雞蛋過多,難保鴨蛋到時候不會再漲價。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現在雞蛋供應緊張,近期確實很多餐飲業者改用鴨蛋替代雞蛋,不過現在雞蛋和鴨蛋價差沒有以前這麼大,應不至於影響民衆購買力;而鴨蛋95%都是加工爲主,現階段的生產是在爲端午節前的加工用蛋準備,通常端午節前3個月就要開始備貨,需求會有顯著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