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勝選關鍵分析/「芒果乾」反撲一國兩制 年輕世代討厭韓國瑜

總統英文。(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陶本

2020總統大選落幕,總統蔡英文以超過800萬票成功連任。回顧民進黨政府從上次九合一選戰潰敗到重返勝利,總歸有三大關鍵因素。

首先是香港反送中運動臺灣年輕世代感覺到「芒果乾(亡國感)」,進而催化出反對一國兩制者的大集結。其次,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頻頻出包的言行下,採取理性與穩健的策略,讓選民明顯可以感受到兩人高度強烈落差的對比,最後則是蔡英文在選前之夜重申4年改革的成績被證明出還是會有支持者買單

在2018年底,蔡英文政府第一任的期中考遭逢空前的挫敗,但長期國安團隊已掌握國際與兩岸情勢,在2019年的元旦時,便是蔡英文團隊在大敗後第一個考驗。

蔡團隊在規劃元旦談話文稿時,蔡英文依據國安的評估預判,在最後一刻臨時拿掉「關鍵的段落」,刻意留一手,目的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元旦談話後再做因應

在習近平2019年於元旦談話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蔡政府當下在歷經短短几個小時的審慎評估,敲定堅定且強而有力的反對態度與立場,至此,「反對一國兩制」成爲蔡英文在兩岸態度上重要的標的。

不能忽視的是,香港之前發生大規模的民主抗爭運動,警察水砲車、催淚彈,甚至毆打學生畫面讓臺灣人民無不怵目驚心,宣告中國大陸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徹底失敗。在社羣媒體發達的時代中,大批臺灣年輕世代從網路手機看到香港人民的處境,油然而生的「亡國感」,正好也給足了蔡英文更強的推進力道,在競選過程中,主攻上百萬的首投族與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青年選民。

至於在跟對手韓國瑜過招的部分,韓國瑜在選戰的過程中呈現在衆人眼前的言行,普遍被年輕人認爲不OK,例如,對女性歧視的發言、在國際外交議題的談話多次得罪他國、政見會與辯論會從未提出得以信服的國家藍圖,他被定型的草包形象在最後一刻仍無法被逆轉。

陣營在看破韓國瑜民粹式風格,雖然可以掀起高漲的聲勢,但華而不實終究被戳破,因此,在戰略上,蔡英文采取的是理性與穩健的方式,逐一破解韓國瑜舌燦蓮花的攻勢。

例如,韓國瑜在競選過程中,多次以造謠、假訊息方式操作輿論,在政見會、辯論會中,雖然被事實查覈中心審查出8成以上的錯誤率,但綠營上下仍透過建置完全的迴應系統反擊假訊息,從府院黨到各部會建立起暢通溝通管道,不但要求快速查證與迴應,力求在假訊息擴散到不可收拾前進行撲滅。

香港民主運動激發出臺灣年輕世代的危機感,加上韓國瑜被視爲荒腔走板的言行,在選戰過程中,除了無法爭取到年輕族羣的支持外,他在選前凱達格蘭造勢時聲稱百萬韓粉擠爆凱道,除了讓年輕人間流行一句話「怕爆」,反之也激出更多討厭韓國瑜當選的首投族與民衆站出來投票。

蔡英文的最後一項勝選關鍵則是在選戰中盡力做出對比,當韓國瑜提不出政見,她則端出3年多執政成績單,選前之夜造勢談話時,更連提「13大政績」,告訴選民「我做到了」。

在政績上,包括加薪、減稅,協助年輕人減輕負擔,還有幼托與補助,幫助年輕爸媽,更有照顧年長者長照政策;另一方面,經濟結構的轉型顯見成效,以及備受年輕人支持的同婚法案,更成爲支持者害怕會因國民黨執政而倒退的關鍵。

在形象的建立上,當韓國瑜多次在造勢場合痛罵民進黨,以各種極端言詞進行政治攻防時,蔡英文陣營採取「維持總統高度」的策略。在選前關鍵時刻,她向支持者喊話,不論選戰結果如何,都要擁抱家人,以化解在選戰中造成的世代爭論。

綜觀而言,蔡英文以反對「一國兩制」定錨,在年輕世代反思香港民主運動的助力下,先衝破2018年大敗的陰霾,然後以穩健的腳步因應韓國瑜的各式花招與抨擊,最後再以總統高度端出成績單並定調國家未來方向,再次被人民挺一次的蔡英文,接下來四年要如何帶領檯灣繼續前進,1月11日大選過後,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其他人看了這些...

►「芒果乾」反撲一國兩制 年輕世代討厭韓國瑜►蔡英文走過谷底的逆轉勝 改革有感、直接溝通、嬴回民心

更多熱門新聞...

►民進黨國會過半 游錫堃爭取龍頭呼聲高 蔡其昌可望續任院長►陳歐珀12日展開感恩謝票 支持游錫堃擔任立法院長

►超越藍綠,就靠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