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臺灣同學會座談遊內蒙

阿修伯

阿修伯參加了北京慶祝「臺灣同學會成立30週年,發展兩岸關係,探討保釣研討會。」及內蒙考察活動。於7月29日乘中國國際民航班機紐約赴北京。班機機械故障,在機上等了四個小時,終於宣佈取消航班,安排乘客住宿,次日才成行。耽誤了許多人的行程,國航賠贘每人580美元。

臺灣同學會成立於1981年,成員均爲在臺灣生長受教育,或出國留學後到大陸定居的學者專家,該會致力於促進祖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也就是認大陸爲祖國企盼兩岸統一臺灣人所組成。

中國大陸籍由臺灣同學會的活動可以聽聽海外僑情和臺灣「獨情」。我也提出一篇論文,論述臺灣「化獨漸統」(馬總統之父馬鶴凌遺願)之效果不彰,真實現狀是「統漸獨化」(「漸」乃萎縮之意)。而保釣則臺陸雙方皆推拖敷衍,任由日本掌控,臺獨更主動奉送釣魚臺給日本,因此保釣前途暗淡。至於兩岸統一也不樂觀。如果今日舉行真正表達民意的公民投票,我審慎估計,臺灣贊成統一者可達85%(且慢歡喜),贊成獨立者、贊成維持現狀者、與中國大陸統一者各僅佔5%。但統派中贊成統一於日本者佔45%(五島皇民俱樂部),統一於美國者佔35%(五一俱樂部)。

大陸領導人最喜歡聽的是:臺灣人響往祖國渴望統一,搞臺獨者只是一小撮,其實這是自欺欺人,因此難解兩岸關係的死結。真正解結之道還是應該 「一國」兩府良性臺獨,兄弟之邦親善平等相待,互相默認互相尊重,文化經濟合作溝通交流,等待適宜時機再定統獨。統獨之道還是在修文德維公義爭民心也。今日大陸雖然在硬體建設上突飛猛進,但「文德」與 「公義」還遠遠不足。盼望臺灣同學會更加開放容忍,能邀請民進黨和臺獨人士參加座談討論,辯論統獨利弊追求兩岸雙贏,解開兩岸僵持死結。我這種論調自然不能爲中共領導人所喜,因此被座談會封殺,未能發表。

兩天座談會後開始內蒙古旅遊,參訪了灰騰錫勒草原錫林浩特市西烏珠木沁草原、成吉思汗瞭望山、蒙古汗城、阿斯哈圖石林、白音敖包、克什克騰青山冰臼羣、烏蘭布統草原、康熙大帝大戰噶爾丹蒙古的古戰場等地。

蒙古大草原一望無際,千里景觀相同。牧草茂盛有百餘種類,高者及腰甚至及肩,開各色野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各種昆蟲草間跳躍飛舞,空氣未污染,吸之香甜。大草原有二種害草,一曰芨芨草,粗硬不宜畜食,一曰狼針草,牛馬羊駝食之被針刺破口喉,往往感染而死,牧人深忌之。

大客車賓士於大草原,有時前頭突遇石堆阻擋,須迂迥繞道而行,既無標誌也無人指揮,各憑運氣,完全是無政府狀態。數次受阻於路途,未能按計劃到達景點,在車上浪費了許多時光。

牧人所住蒙古包十分簡陋,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其苦可知。蒙古菜粗放,明顯不及漢人菜美味。起初,臺灣同學會每每要求提供公筷公匙,大陸人嫌煩,後來也就管不了啦,私筷私匙稀裡糊塗合吃公菜,填飽腹肚卡要緊。大陸普遍使用有毒免洗筷,喝污染環境瓶裝水大家都無法抗拒。少數二、三個年輕人帶自己的筷子,值得大家效法。

蒙古人能歌善舞熱情豪爽,長相及語言有點像韓國人。蒙、滿、鮮(韓)、日都屬阿爾泰語系。今日漢人在內蒙已超過蒙人數倍,民族間磨擦在所難免,前些時發生騷動,政府應該照僱經濟落後的當地原住民公平合理的解決糾紛。炎黃春秋第八期白音太先生的 「內人黨冤案前後」一文,敍述文革時對蒙人的迫害,實令人髮指!蒙、回(疆)、藏各族面對絕對多數的漢族,也不能存抗拒仇恨心理,形勢比人強,應該像滿族一樣的漢化融爲一體。

我 在北京用一張百元人民幣mai東西,居然被認出是假鈔,也不知從何處換來。收銀小姐很專業的告訴我假鈔識別法:立體感浮水印觸感安全線------,誰能記得清楚?認倒楣了!

● 作者阿修伯,建國中學、臺大森林系畢業,現居紐約,自由撰稿人,長期鼓吹良性臺獨。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