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雲南的“江南小城”

千年之前,潮水退去,這座城市有了最初的形態。這裡曾是滇南最大的邊防軍事重鎮。600多年前,人們從江南和中原遷徙而來,在這裡鑿出水井,修起園林,建起亭臺樓閣,把江南藏在這片極邊之地。這裡,是雲南建水。

城名來自“大海”之意

在雲南的米線江湖裡,各地都有自己的看家味道,建水米線因草芽自成一派。

人們排着隊,自助取米線燙煮,分量由己,軟硬隨心,食材可隨意添加,但唯有草芽必不可少。

在建水,小小的草芽,就能一菜成席。一旦離開建水,草芽便難以尋覓,因爲它只生長在建水富含有機質的深厚淤泥中。

建水這片適宜草芽生長的肥沃泥田,在億萬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彝語中,建水最早的名稱叫做“惠歷”,正是“大海”之意。大約2億年前,海水退去,地勢低窪處蓄水,逐漸形成了星星點點的高原湖泊。

唐朝時,南詔古國在這片湖泊邊的高地上築起了一座土城,這是建水古城營建的起點。

“江南小城”雄鎮東南

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朝陽樓,屹立在建水古城的東方,每天陪伴古城居民迎接第一縷晨光,也被當地人叫做“迎暉門”。

在朝陽樓上,可以看到“雄鎮東南”四個大字,每個字約有2米高。漢唐時期,就有一條從昆明經過建水,連接中南半島的重要交通線路,這條路線從建水開始,分爲陸路和水路,作爲水陸交匯節點的建水,是這條線路上,中國境內南端最大的邊防軍事重鎮。

距今600多年的城牆磚上,刻着很多工匠的名字。工匠名字前鐫刻着“左所”“後所”“軍匠”等字樣,說明這些工匠來自明朝駐守建水的軍隊。

從《建水州志》的地圖可以看到,衆多衛所分佈在古城周圍,大量軍隊駐紮,共同守衛着建水。

建在“井”上的古城

建水古城西門的大板井,井口直徑約3米,能同時容納十餘人打水。

600多年前,大板井就一直是建水城最重要的水源。許多喝着井水長大的建水人,祖上大都來自江南或中原。他們在建水鑿出了一口口水井,漂泊的腳步在此落地生根。

如今古城內有大小水井128口之多,造型獨特、五花八門。

單眼、雙胞、三眼、四眼,甚至十二眼,各種各樣的古井簡直就是一座“古井博物館”。

“最小的海”也是“最大的海”

建水文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它是繼昆明文廟後,雲南省內最早建立的文廟之一。

佔地面積約114畝,是全國第二大文廟。文廟之中,佔地面積45畝的泮池尤爲引人注目,建水人習慣把它叫做“學海”。

它是“最小的海”,一眼能望到邊,而“最大的海”也是它,代表學海無涯。建水古城築城的首要目的是安定邊疆,城中衆多公共建築都規制很高、體量巨大,除了發揮實用功能之外,還有雄鎮東南的象徵意義。

一百多年的“小火車”

從建水古城出發,有一趟觀光小火車,短短的13公里要行駛近兩個小時。小火車穿行於羣山之間,已駛過百年。

它誕生於一段波譎雲詭的歷史時期。清末,英法等國爲掠奪雲南地區的錫礦,修建了北起昆明止於越南海防的滇越鐵路。雲南的開明士紳深感主權喪失,於是捐資,以民營的方式修築個碧石鐵路。

鐵路全長177公里,1915年動工,歷經20餘年才全線建成通車,是第一條雲南人自主籌資修建、自主經營的民營鐵路。如今泛亞鐵路玉蒙段已經開通,建水也將成爲“一帶一路”國際大通道上的重要樞紐。

10月22日,央視綜合頻道(CCTV-1)18:20檔《文脈春秋》,邀您一起走進“藏在雲南的江南小城”雲南建水。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