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投資密碼:巴菲特、波克夏、蘋果、費半

巴菲特在1942年3月二次世界大戰時用115美元買入他的第一支股票Cities Service三股,他表示如果這筆錢投資於S&P 500指數基金並將所有股息再投資,2019年這筆錢將價值607,000美元,收益5,288倍;如果因爲戰爭買入黃金,這筆錢價值僅增長到4,200美元,收益是36.5倍。巴菲特這次代表作是買入西方石油股票,波克夏持有西方石油1.364億股,持股率14.6%。油價上漲使得西方石油股價大漲到59.6美元。

持有波克夏股票就是投資相當多的重量級大企業,巴菲特今年提出最重要的四家:保險(核心業務)、BNSF鐵路業務(基建)、蘋果(科技)與波克夏能源。其中波克夏能源集團2021年獲利達40億美元創新高,比2000年公司首度買入該公司股票時增加30倍,主因是巴菲特強調波克夏能源於2007年就進入新能源領域,是美國許多州風能、太陽能的領導者。

2021年底波克夏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440億美元,其中1,200億美元是美國國債。投資控股公司現金這麼多的原因,除巴菲特說太小的企業不投資、太昂貴企業不投資外,更重要的是,波克夏通過股票回購來間接提高股東持有股權比重,從而增加投資回報,2019年起,波克夏總共投入517億美元回購9%流通股。2022年2月宣佈再執行回購價值12億美元的股票。那些「錢太多」的企業可以深入研究股票回購,將比高度爭議的現金減資,更值得參考學習。

蘋果主宰全球科技硬體數十年,這兩年消費者對新產品非議從未停過,連最新iPhone SE 3都被國外機構批評爲平淡無奇、根本是五年前設計完全過時。不過,蘋果產品與服務已經是歐美社會生活必需品,蘋果市值持續成長,2021年底蘋果市值爲2.91兆美元。

巴菲特表示,2021年底波克夏持有蘋果股權比例從前年5.39%提升至5.55%,這部分的增量完全是由蘋果公司回購引起。蘋果每次財報公佈與法說展望時,都會同步宣佈股票回購,除會計帳務消除股本外,蘋果覺得買自家股票(註銷),是最好的投資方式。

亞馬遜3月9日通過股票1拆20,並且通過規模1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大多數投資人寄望股票分拆名目股價下降能吸引更多投資人,甚至有機會納入道瓊成分股,不過股票回購計劃纔是讓長期股東願意持續加碼的關鍵。亞馬遜在2016年曾通過50億美元,至今完成21.2億美元回購動作,今年因應股票分拆,所以把股票回購計劃的金額提高到100億美元,提振股價的企圖心昭然若揭。近日阿里巴巴也是大規模上調股票回購規模,企圖讓股價止跌反彈。

近日費城半導體指數在年線附近震盪,和2020年第一季相比不同之處是2020年疫情爆發後,科技產品需求突發性增加,費城半導體指數暴漲;2020年要買筆電因應在家工作需求,而2022年則轉爲以能源支出、民生消費、旅遊觀光爲主,相對壓抑換手機市場需求。

另一個是議題是新創高成長面臨考驗,元宇宙、電動車等這些未來十年可能都有一方光景的遠大產業,但現在對半導體與科技廠商的實質營收貢獻度仍低,半導體廠商龐大投資計劃如果沒有即時更新風險評估,一線大廠風險承受度佳,但對二線廠將是嚴重的經營危機。

綜合四結論:1.巴菲特觀念與時俱進,看大格局而不是小數字,其投資哲學知易行難。2.年線傳奇也同樣考驗臺積電,過去臺積電跌破年線就是波段買點,本次跌破年線逾三週時間,外資仍未回補持股。3.股票回購和庫藏股不太一樣,臺灣證交法規定實施庫藏股需申報目的,避免公司經營者趁機炒作股價,不過當公司閒置資金龐大時,股票回購對中長期持有股東是一種穩定承諾,持股數量不變少而持股比重會提高。4.高殖利率題材只激勵股價短線上漲,中長期投資人關注每年穩定豐厚現金股利,如臺塑集團今年將配發1,760億元現金股利,絕大多數都是發給中長期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