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羣拿下了戰略制高點

本週最大的新聞莫過於用於汽車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的面世,且發佈這一消息的是全球頂尖的汽車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標誌着寧德時代奪得了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戰略制高點。

實際上,電動汽車早於燃油車面世,但由於電池的能量密度無法突破,因而被燃油車取代。換言之,電動車和燃油車之爭實際上是能量密度之爭,是環境適應性之爭。如今鋰電池風靡新能源汽車領域,但鋰離子電池已經遇到了瓶頸,一是能量密度瓶頸,二是鋰礦儲量的瓶頸。打破這個瓶頸的唯一出路就在材料科學方面的突破,而今,該突破的戰略制高點顯然被寧德時代拿到了。在7月29日的鈉離子電池發佈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表示:“我們認爲,電化學的世界,就像能量魔方,未知遠遠大於已知,我們樂此不疲地探索着其中的奧秘。”

產業界之所以一直對以鋰電池爲核心的電動車持懷疑態度,很重要的一條在於,全球鋰的儲量有限,電動車還沒真正普及,已經看到了鋰礦枯竭的日子。隨着電動汽車的普及,鋰礦價格隨之飆升,導致汽車賣得越多成本越高,違背了汽車產業賴以生存的規模效益法則。而鈉離子電池中的鈉則沒這個問題,因爲其已知儲量超過鋰1000倍,曾毓羣顯然在用鈉離子電池替代鋰離子電池方面取得了突破。雖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還低於磷酸鐵鋰電池,但因爲有着強大的成本優勢,以及資本市場的助力,因而鈉離子電池的未來可期。

新能源汽車已經被列爲國家戰略中的項目,而鋰資源主要掌握在澳大利亞和智利手中,兩國合計掌控了全世界75%的鋰礦資源,我國鋰資源的對外依存度過高,必須找到替代資源。如今,澳大利亞拿鐵(參數丨圖片)礦石都能威脅中國一把,作爲一個工業大國,不可能將面向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的命脈再放在澳大利亞這類國家手中,曾毓羣手中的鈉離子電池等於幫助國家解決了這個戰略性難題。雖然鈉離子電池一些指標暫時不理想,那是從1到無限大的問題,相比從0到1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在國家戰略面前,這些問題就更不是問題了。

雖然電動車在中國正處於普及階段,但在中國北方卻很難推廣,因爲隨着氣溫的下降,電動車的續駛里程隨之縮短,在一些地區的冬天,電動車甚至無法啓動。而曾毓羣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在零下20°C低溫的環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從而解決了電動車靠天吃飯的問題,這爲搭載鈉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在全國普及奠定了基礎。而當今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恰恰沒有突破這個瓶頸,這令投資人對寧德時代的未來充滿了想象空間。

如果把鋰離子電池對鉛酸電池的替代叫做鋰時代,那麼鈉離子電池對鋰離子電池的替代則該稱爲鈉時代,在從鋰時代跨越到鈉時代的歷史瞬間,曾毓羣和他的團隊顯然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走在了行業的前面。但在通向成功的歷程中,從沒有筆直的大道,更多的是崎嶇與坎坷,在科學發展的進程中更有無數的未知等着我們。我們預祝寧德時代在鈉離子電池領域保持領先,預祝寧德時代在新能源領域取得成功,爲記住鈉時代替代鋰時代的歷史瞬間,我們選擇曾毓羣爲本期一週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