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成長放緩 中國經濟轉型的必要之惡

聯博觀察,中國成長放緩來自三項因素。第一,經濟規模擴大下,高成長不易。自金融海嘯以來,中國的經濟規模大約成長了三倍,這使得維持高成長率變得更加困難。

事實上,試圖提振成長可能導致槓桿過高,就中國而言,可能會導致過度依賴房地產等經濟乘數較高的產業,這隻會加劇現有的不平衡現象。因此,較緩慢但較持續的成長,反而是一條更健康的中期道路。

第二,經濟轉型下,必要的汰換。從對實體投資和出口的高度依賴,轉向更平衡的經濟架構。由於許多資源集中投入部份產業,如今那些產業已出現產能過剩、價格降低,浪費的資源被消除或重新部署,導致成長放緩。

第三,新產業還來不及彌補舊產業的經濟損失。中長期前景較爲樂觀的產業尚在蓬勃發展,包括旅遊和餐飲等以消費者爲導向的領域;太陽能與風能、電動車以及其他高科技與綠色產品也同樣強勁成長。但這些產業需要時間來彌補房地產和高度投資產業中所損失的經濟活動,這也就是爲何整體成長會放緩。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中國成長前景?關鍵是要避免對中國今年訂定約5%的經濟成長目標抱持太高的期待。目前中國表現最好的產業如旅遊與餐飲,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樣大規模擴張,畢竟修建道路和橋樑需要大量進口大宗商品;賣電影票和餐點則不然,這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成爲推動全球成長的唯一引擎。

對全球市場來說,這樣的演變可能引起許多投資人焦慮,當全球第二重要經濟體成長放緩,尤其中國的成長逐漸變得更加國內導向,可能意味着全球整體成長放緩。

聯博認爲,較具有投資機會的領域包括符合政府商業和意識形態目標如科技安全和減碳的公司,投資人也可關注工業循環類股如客運製造商、堆高機制造商等,這些公司已開發出具有強大國際影響力的商品,並橫跨出口與內銷市場。類似的機會也存在於家用醫療器材、家用電器、電子商務等產業,中國股市爲投資人提供多元的投資機會。

不過,高槓杆的中國企業接下來可能會承受更多壓力,尤其是房地產業,投資人應該更謹慎看待。我們認爲中國不會傾向於提供大規模振興房地產,因爲這會讓近年來的轉型付之一炬,不僅加劇失衡更會遞延轉型時間表。若房地產開發商的違約情況加劇,可能會危及銀行業或地方政府財政。雖然中國金融體系的問題不會直接傳遞到其他國家,但仍足以造成市場震盪。

爲了避免房地產業崩盤,中國應會採取針對性、漸進的刺激措施來應對經濟放緩,而不是採取「大爆炸」式的刺激措施,來推動成長進入更快的軌道。

面對第四季的中國市場,經濟成長放緩將成爲新常態,切勿按過去思維,而應是價值投資優先於傳統的成長導向方法,識別具有強勁現金流、價值合理且實力雄厚的標的,在紛亂的市場中,精選具有潛力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