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板速降挑戰"天路99彎"創世界紀錄

18分鐘,中國長板運動挑戰天門山天路99彎”-1080P-(來源:本站

5月3日上午,“長板速降挑戰天路99彎”活動張家界天門山舉行,中國長板速降運動員卿運輝僅用時18分鐘,以零失誤的表現成功滑降全長10.77公里、落差1100米、以險峻和曲折著稱的天門山盤山公路,創造了“最短時間內連續過彎次數最多”的長板公路速降世界紀錄,最快瞬時速度達到72公里/小時

21歲的卿運輝來自成都,是四川傳媒學院產品設計專業的大三學生,也是國內長板速降運動的“頭號玩家”,已連續4年保持國內專業長板速降賽事冠軍頭銜,並多次在國際比賽中闖入前八,被IDF(國際長板速降聯合會)視爲最具競爭力的中國滑手。

此次挑戰道路是被譽爲“中國十大最美盤山公路”之一的張家界天門山“通天大道”,因陡峭曲折又被稱爲“天路”,道路全長10.77公里,海拔落差達到1100米,九十九個緊貼懸崖絕壁的彎道環環相扣,其中大多數是接近180度的回頭彎,從空中望去如同九曲迴腸、層疊纏繞。

作爲中國長板速降“頭號玩家”,“挑戰天路”是卿運輝醞釀已久的想法,“不止是我,挑戰天門山是很多長板愛好者的夢想。就連外國運動員都知道這條路,都想來嘗試。我能獲得這個機會,真是興奮地睡不着覺。”

長板速降(Longboard Downhill)是一項新興的山地極限運動。長板的外形和滑板相似,但板面比普通滑板更長、更寬,輪子更大,更適合代步競速。長板速降運動通常在可採取封閉措施的山區公路開展,滑手佩戴頭盔護具山頂滑下,藉助地勢落差,以重力驅動快速行進,並通過踩壓板面和調整身體姿態實現靈活轉向和加減速。

對於長板玩家來說,置身於一塊麪積不超過0.25平米的木板上面,驅動四個和行李箱滾輪差不多大小的輪子,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迂迴前進,不僅充滿快感和樂趣,同時也是對勇氣、體能和技術的巨大考驗坡度越大、彎道越多,體力消耗和操控難度越大,目前全球彎道最多的長板速降場地是IDF在日本舉辦的“紅牛響尾蛇”速降賽賽道,道路全長10公里,落差800米,共有69個彎道,因比賽過程極其艱苦,被稱爲“長板馬拉松”。

“日本的賽道主要是拼體能,天門山更考驗技術和應變能力,”卿運輝說,儘管出發前對地形地貌進行了研究,也做了針對性山野拉練。但來到現場,第一次現場踩線,他才發現很多細節出乎意料。

最大的問題是路況複雜和路面摩擦力分佈不均勻,“長板速降的比賽和活動大都在瀝青路面上進行,很少有人敢在水泥路面上進行這種極限挑戰,而天門山的水泥路比一般的水泥路還要難滑。路中間的拼縫小指這麼寬,砂粒很大,而且很多是外露的,即使看上去十分平整的地方,路面上也有一些細密的凹槽,還有的路段山體滲水造成路面溼滑。這麼多的大彎和連彎,每個彎的路況和路面摩擦力都不同,你不可能通過一兩次練習記住每個彎的特徵,只能憑經驗選擇路線以及瞬間的操控和應變。”

按照挑戰規則,卿運輝必須全程無失誤通過99個彎道,只要過彎時有一支腳觸地,即爲挑戰失敗,同時全程用時不得超過25分鐘(道路封閉時間),總共有兩次正式挑戰機會。

正式挑戰前三天,卿運輝每天有一次練習機會,練習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但遺憾的是三天之中有兩天降雨,卿運輝只完成了一次全程試滑和一次分段試滑。其中,第一次全程試滑多次因失誤中斷,分段練習中兩次嘗試難度最大的第88-84彎、被稱爲“蛋糕塔”的五連彎時都摔出彎心。

5月3日早上8:00,挑戰進入倒計時,現場的所有人都替卿運輝捏着一把汗,前一天還因爲練習不順利而情緒低迷的卿運輝反倒一臉輕鬆,“我把最難的幾個彎在腦子裡過了很多遍,只要今天集中注意力,我有信心完成挑戰。”

8:15,在道路封閉和路面車輛清空之後,挑戰正式開始,卿運輝從位於山頂的天門洞廣場出發,駛入盤山公路,先起速切入第99彎,經過一段直道加速後穩穩通過第一個回頭彎,然後進入彎道密集區,他將身體重心壓低,利用嫺熟的控板技術連續平滑過彎,來到路面狹窄、螺旋下降的“蛋糕塔”前,在練習中兩次因爲轉彎角度太小慣性摔出的卿運輝這次很好地控制住速度,有驚無險地通過考驗。之後他越滑越快,僅用時3分鐘就到達第57彎,在小心翼翼地通過因山體滲水造成路面溼滑的三個“掛壁彎”之後,卿運輝迎來了全程唯一的一個小上坡,這個需要蹬地加速的路段進一步加大了他的體力消耗。接下來他的過彎速度有所下降,但轉過41彎之後坡度再次陡降,他又開始壓風加速,在通過第37彎之後,他的速度達到了72公里/小時!

8:33,卿運輝終於漂過天路第一彎,看到了在山腳下天門山狐仙劇場門口等候他的觀衆,在通過終點門之後,他一個急剎,將長板停住。然後攤開雙臂,躺倒在路中央。

“看到終點時心情無比興奮,但好像連表達的力氣都沒有了,體力完全透支,身體就像飄在空中,感覺不到腿和腳的存在了,”稍事休息之後,卿運輝開始享受勝利的喜悅。

對於挑戰成功的關鍵要素,卿運輝總結了三點,一是注意力集中,二是體力分配合理,三是堅信自己可以做到。

“我覺得自己不是在挑戰極限,而是在挑戰有時候連自己都不確定的可能性,”卿運輝說,“天門山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地方,很多極限運動明星實現了對自我的超越,我現在體會到他們的感覺了,挑戰對於自己的意義,纔是極限運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