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海外業務增長,毛利率達26%

長城汽車(601633.SH)近日發佈銷量數據,一季度該公司銷量達27.5萬輛,同比增長25.11%,其中海外市場銷量達9.3萬輛,佔比三分之一。

海外業務正成爲推動車企利潤增長的重要力量。長城汽車財報顯示,2023年營業總收入1732.1億元,同比增長26.12%,其中海外市場營收達531.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爲46.8億元,同比增長4.6%。從毛利率來看,2023年長城汽車整體毛利率爲18.4%,相比15.5%的國內汽車業務毛利率,海外業務毛利率達26%,高出國內11個百分點。

目前,長城汽車有保定(含徐水整車工廠)、天津、重慶、泰州、平湖、日照、荊門、俄羅斯8大工廠,設計總產能爲154萬輛,2023年產能利用率爲81.02%。其中,俄羅斯市場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2022年底,長城汽車發佈了“生態出海”戰略,進軍越南、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多個海外市場,推出了“GWM”品牌,並實現了本土化建設。“自2014年以來,長城汽車在一些核心海外市場建立了子公司。當時,中國汽車企業普遍採用代理和海外授權的模式。然而,在大型市場或核心市場,僅仰賴授權總代理商,過於強調短期經濟利益,難以建立品牌認知。在長期運營的核心市場,必須控制終端。但在規模較小的市場,不會設立工廠和子公司,仍然採用海外授權模式。”長城汽車副總裁史青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已經建立了工廠,在泰國等市場則通過收購方式實現了本地化生產。他認爲,海外市場的增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進入空白市場,二是將熱銷車型引入已進入的海外市場的細分市場,三是提高在營市場的經營效率,實現銷量上的突破。

加速出海是中國車企面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做出的戰略轉型舉措。2023年,汽車行業展開了幾輪大規模的價格戰。進入2024年,比亞迪打響降價第一槍後,多家車企跟進降價,汽車市場正在快速洗牌。而新能源車產品價格的降低將進一步攻佔燃油車市場份額,對於長城汽車等傳統頭部車企來說,轉型是必然選擇。

除了擴展海外市場,長城汽車自2022年底開始在產品結構、組織架構等層面進行了調整。2023年長城汽車開始在產品上做減法,重新梳理哈弗品牌等產品線,2023年下半年推出了多款新能源產品。相較於比亞迪、吉利等自主車企,長城汽車新能源滲透率仍有待提升。不過,整體來看,長城汽車行業產品結構有所改善,2023年20萬以上價格帶車型銷量佔比超過 18%,這推動了單車價格的增長。2023年,長城汽車單車平均收入達14.1萬元,同比增長1.2萬元,而同期吉利單車銷售收入爲10.5萬元,比亞迪則爲16.0萬元。今年一季度,魏牌/坦克合計銷量佔比達到 21.4%,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國聯證券分析認爲,中高端車型佔比提升有望助力公司打開盈利空間。此外,伴隨着後續新車上市,歐拉和皮卡銷量有望回暖。

過去多年來,長城汽車憑藉SUV在自主品牌領域位居前列,僅靠哈弗一個品牌支撐起絕大多數的銷量。隨着市場變化,長城汽車旗下有哈弗、魏牌、歐拉、坦克和長城炮五大品牌。業內認爲,長城汽車試圖通過車海戰術來尋求更多的市場份額。長城汽車總裁穆峰此前表示,長城汽車車海戰術的上限是聚焦主航道,包括大衆經濟型和豪華型兩個市場。其中,大衆經濟型市場的價格在8萬元~20萬元區間。而豪華市場已經出現了“降維消費”的現象,一線豪華品牌的消費者在用更低的採購成本滿足更好的體驗需求,這意味着中國品牌的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變化。

按照規劃,2024年長城汽車將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市場全面發力,推出魏牌高山行政加長版、坦克700 Hi4-T、全新哈弗H9等產品,力爭實現銷量190萬輛,淨利潤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