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感到生活繁忙壓力大?別讓自己處於模糊的壓力之下

作者:樑爽

摘自:《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有善變的脾氣

上樓時,聽女鄰居講了件她的家事

女兒正上高三,距離大學聯考不足一百天。備考壓力日益增大,女兒課業重,沒考好,回到家中就會找藉口發脾氣,要麼是晚餐道菜鹽放多了,要麼就說複習時聽到電視聲……弄得鄰居夫妻倆在家說話做事都躡手躡腳,可女兒總會找到各種藉口,發一通脾氣,然後摔門回到自己的房間。鄰居想找女兒談話,但她老公擔心這樣會影響女兒的心情

斟酌再三後,鄰居還是決定告訴女兒:「爸媽知道你考試壓力大,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你因爲壓力大而和別人起摩擦,還需要另花時間來平復心情,重新進入複習狀態,這會影響學習效果。將心比心地換位思考,爸媽在工作生活上都有不小的壓力,若將這些壓力都轉嫁給你,你心裡肯定也不好受。爸媽無條件愛你,接受你的壞脾氣,可一旦你情緒失控,對外人發火,只會徒增人際方面的壓力。

「大學聯考只是一個考驗,以後你還會碰到更大的考驗,面臨更大的壓力,發火除了徒增煩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壓力大也不要硬憋着,跟爸媽傾訴,我們全家人一起想辦法。」

家裡和職場都是「壓力大就隨便發火」的重災區

一個女同事與工作夥伴爭吵,遷怒於我和另一個同事A。事後她向我道歉,她知道不關我的事,但當時正在氣頭上,加上平時比較熟,情緒上來就對我發了火。她希望我原諒她的過失,別往心裡去。我理解她,但沒法原諒。我想:「壓力大就對相熟的人發火,那誰和你熟,誰就倒楣?」在辦公室向工作夥伴發火,往後相處起來會覺得彆扭,換人接手又會拖慢工作進度。就算她已經誠心道歉,但我們心裡或多或少還是留下了不愉快的陰影。

我平常壓力大時也會沖人發火,但透過這件事,我也能從被害者的無辜角度來自省。打着壓力大的旗號,衝別人發脾氣,事後得花很大力氣補救。但發過的火,就像在別人的心牆上釘了顆釘子,即使拔掉也會留下痕跡。

有人說,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有善變的脾氣。其實,越有收拾殘局能力的人,越會選擇少發脾氣。

有人採訪了十六位好萊塢頂級導演,問他們「是否曾經在片場生氣到摔東西,憤而走出片場」,有十五位導演說自己從沒這麼做過,因爲這樣做,對拍片毫無幫助。拍戲過程中難免有演員或工作人員發揮不達標、準備不充分,導演在預算、進度、效果等壓力下,也想發火,但他們選擇剋制,因爲摔了東西、走出片場,最後還得回來繼續工作。

總之,壓力已經很大了,就別給自己和別人添麻煩了。

壓力大沖人亂髮火,還有更極端的例子。

電視劇《急診科醫生》裡有個情節,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因爲虐貓,感染了貓抓病。他媽媽帶他去看病,每當醫生問話他不回答時,他媽媽就對他連吼帶罵,甚至打他。後來醫生建議他媽媽去看心理醫生,她訴苦說一個人帶着孩子壓力太大。醫生說,孩子會模仿身邊親近的人,建議孩子的媽媽改掉說話就嚷、擡手就打的習慣。如果她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孩子就不會虐待小動物了。

這是多麼可怕而又現實的映射啊,一個壓力大就亂髮火的媽媽,養育出一個性情狂暴的孩子。我覺得壓力大就亂髮火的人,很像一個熟透的水果,把它放在一堆青澀的水果裡,就會催熟其他水果;同理,當一個小環境中有個愛發火的人存在,容易讓周圍更多的人一點就炸。

我們平時會聽到不少社會新聞,很多陌生人之間的傷害往往是在高壓之下,因口舌之爭,進而喪失理智,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前不久聽朋友說,她居住的社區有一男子開車和老婆吵架,憋了一肚子氣,後來和一個行人發生口角,打開車門就把行人捅了一刀。

人在高壓狀態下一旦喪失自控能力,很有可能就會「客串」一把恐怖分子。誰都有壓力大的時候,但在壓力之下,更應該保持禮貌和理性。不亂髮火,不亂遷怒他人,是利人利己的安全保障和美好修養。

沒壓力、心情好時,我是個幽默逗趣的開心果;壓力大、心情差時,我是個易燃易爆霹靂彈。有時候我也很嫌棄自己,明明知道跟對我好的人傾訴煩心事,他們也會關心我,可我就是習慣性找碴、吵鬧。我非得「以小見大」「上綱上線」,直到情緒崩潰,纔會說出自己的煩心事。事後反省,每次不是吵到元氣大傷、臉黃憔悴,就是冷戰到生活不安、工作不寧,反正從沒討到半點好處。

每次我仗着壓力大就對身邊人發火或冷戰,事後都很內疚。如果對方是親朋好友,我怕傷害了他們;如果對方是不熟的人,又怕他們會傷害我。所以,我覺得那些擅長抗壓,和顏悅色,遇事不沉溺在情緒的水牢裡,還能好好說話辦事的人,都有偶像氣質。我歸納了一套壓力之下也能好好說話辦事的方法,其中心是以預防爲主

1.平時兼顧提升能力,並善待自己尼采說:「能力可以使人避免痛苦。」很多時候壓力大,是因爲我們應對此事的能力不足。對自己好一點,做點喜歡的事情,買點心儀的東西,別讓自己的付出超標。平時多爲自己減壓,對壓力不要「零存整發」。

2.別讓自己處於模糊的壓力之下感覺自己壓力逐漸增大時,試着確定壓力真正的來源,並以此爲依據,有建設性地去解決問題。如果一直處在模糊的壓力下,只會讓自己氣呼呼的,造成更多麻煩。

3.覺得壓力遞增時,開啓抒壓模式對我有用的解壓方式有:吃頓好吃的、買件新衣服、泡點玫瑰花茶、跑步出身汗、找朋友聊天、按摩、聽點搖滾或輕音樂……

4.在腦中預演沖人發火後的爛攤子感覺自己的怒火快憋不住了,爆發之前要三思:發火的對象是否恰當、理由是否成立、方式是否最優,發火後又需要做哪些補救工作、自我健康的重建……越想越麻煩,就自然進入深呼吸的階段了。

我一直想做一個高壓下仍能保持爲人處世高水準的人,那樣的自己,想想都覺得迷人

★本文經方智出版社授權,摘自《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不再眷戀青春,因爲我持續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