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只能吃粥?醫:避開2類食物就可以

腸胃炎期間若只吃白粥營養不夠,仍應均衡飲食,不要吃太油與刺激性食物就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最近腸病毒、諾羅等病毒齊發,醫院門診有許多鬧腸胃炎的小患者,對此,小兒科醫師陳如瑩提醒,小朋友腸胃炎期間不要只吃白粥、吐司等食物,這樣營養不夠,只要避吃油膩或刺激性食物,6大類營養素都要攝取,以增強免疫力,另市售的運動飲料糖份較高,要補充水分,建議補充小兒電解水。

陳如瑩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最近門診腸胃炎的小孩變多,家長在照顧上,有很多事情需注意,以下就來破解6個常見小孩腸胃炎迷思。

■迷思一隻能吃白色的東西:在衛教家長腸胃炎的飲食時,很多家長會問:「是不是隻能吃白色的食物?」其實,腸胃炎的飲食,不必侷限於白色食物,以往聽到白飯、白吐司等白色食物,可能被視爲較爲溫和,但如果只補充這些東西,就只補充到澱粉。

重點應該是熱量的攝取與均衡飲食,以增強免疫力,建議吃家裡烹煮的家常菜,6大類營養素都要吃,避免油炸或刺激食物即可。

■迷思二奶粉要稀釋喝:關於腹瀉或嘔吐時的飲食,經常被問到是否應該稀釋奶粉。答案是不建議。稀釋奶粉可能導致熱量減少,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如果需要更多水分,建議使用小兒電解水,而非調整奶的水量。

■迷思三要補充運動飲料:大多市售運動飲料糖份比例較高,電解質含量較低,不適合嘔吐或腹瀉的小朋友,建議補充小兒電解水,較符合腸胃炎流失體液的補充。

■迷思四吐就要先禁食:在處理大人的腸胃炎,我們常常會用禁食的方式,讓腸胃道休息一下就會比較好。然而在小朋友的腸胃炎,就不建議這麼做。

因爲在腸胃炎時,孩子很有可能因爲一段時間沒有吃東西,造成脫水或者是低血糖,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還是要適量的進食和補充水份。

■迷思五小朋友不能用止瀉藥:小朋友一樣可以使用腸胃症狀治療藥物,不過,會根據孩子的體重去做計算,建議尋求兒科專科醫師,使用孩子合適用的止瀉藥。

有部分成人使用的止瀉藥在小朋友身上會造成腸胃蠕動減緩,甚至不動,而造成嚴重的腸阻塞,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迷思六吐就一定是腸胃炎:腸胃炎大部分會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如果只有嘔吐,有時可能是發燒不舒服造成的嘔吐,或者是嚴重咳嗽咳到吐。還有許多嚴重的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嘔吐,像是心肌炎、較嚴重的全身性感染、或是糖尿病酮酸血癥等。

所以如果孩子單純只有嘔吐的話,也建議尋求專業兒科醫師的評估,最重要還是要觀察孩子的精神活力、食慾、尿量狀態,纔不會延誤就醫。

陳如瑩提醒,如果小朋友腸胃炎症狀惡化,或幾天後沒有改善,或者有脫水徵象、持續發燒、血便等現象,應立即就醫。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更應該注意食慾活力尿量等脫水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