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國大蕭條,90年代中國4500萬國企職工下崗,怎麼挺過來的?

在20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發生了一件大事——4500萬國企職工下崗,這一事件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然而,最終中國在這樣一蹶不振也不奇怪的狀況下挺了過來,堪稱奇蹟的復甦。美國人想不通:如果是自己國家出現4500萬規模的下崗潮,可能早就毀滅了,中國這是怎麼做到的?

當年爲何會出現這樣的下崗潮?國家對此做了哪些補救措施?失業過於嚴重時會怎樣影響國家的運轉?

曾經的工人們站在廢棄的廠房前 來源:電影《鋼的琴》

爲何會出現下崗潮?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在這種體制下,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直接控制經濟活動,包括生產、分配、投資等各個方面。

儘管這一體制在特定歷史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國有企業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之前由於缺乏市場機制,資源分配常常不能根據供需關係進行,導致大量資源浪費。比如,在農業生產中,政府規定種植什麼作物和種植多少,這種方式導致了一些地方糧食過剩,而另一些地方則短缺。

本應起到帶頭作用的國有企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缺乏競爭壓力和創新動力,效率低下。這些企業通常依賴政府撥款和計劃指標,無需關注市場需求和自身效益,導致技術和管理水平滯後。

終於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決定,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啓。

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引入市場機制,增強經濟活力。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改革措施,從農村到城市,全面推進經濟轉型。

在農村,政府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們終於可以決定自己的生產計劃,大大激發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迅速增加,農村經濟也逐步發展,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改善。

在城市設立經濟特區,吸引外資,推動對外貿易。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等經濟特區的設立,成爲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爲全國經濟發展探索了新路。

政府推動國有企業改制,增強企業自主權。通過試點推行國有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和股份制改造,逐步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直接干預,使企業成爲獨立的市場主體。企業開始享有更多的自主權,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社會現象——下崗潮,這個現象主要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爲了提高效率,許多企業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導致大量職工下崗。

由於當時我們國家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建立負擔巨大的社會保障系統,許多被裁員工難以接受下崗並失去全民所有制職工身份。這種情況迫使大量失業工人進入非正規部門工作,以維持生計。

街頭小販、臨時工、私人企業的低薪崗位成爲他們新的生活來源。下崗不僅意味着失去工作,更意味着對未來的深深不安和對生活質量的巨大打擊。

1998年,一位下崗工人在南昌路邊等生意

國家的補救措施起到作用了嗎?

面對這種情況,政府迅速採取了多項措施以緩解社會壓力。

1999年,《失業保險條例》頒佈,使失業保險制度更加規範和完善。到2003年底,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0373萬人。

一年內,全國爲742萬失業人員提供了不同期限的失業保險待遇,讓無數家庭在艱難時刻得以喘息。失業保險基金收入還在逐年增加,1998年至2003年間,從不足100億元增加到249億元,支出200億元,滾存結餘304億元。

爲了確保社會的穩定,政府更是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魄力,提出了“兩個確保”政策。一是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二是確保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

具體來說就是下崗職工在再就業服務中心最長可領取三年的基本生活費;如果三年期滿仍未實現再就業,還可以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最長領取時間達兩年。

即便是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也可以申請領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這次的下崗潮並非突如其來,而是國家早已預計到的經濟轉型陣痛。爲了應對這一挑戰,國家早早制定了詳盡的幫扶政策,使得問題沒有大規模顯現。

其實失業問題對一個國家的運轉具有深遠的影響。美國大蕭條時期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失業對國家的影響到底有多嚴重?

1933年的美國,失業率達到了歷史最高點25%。這意味着每四個勞動力中就有一個失業。失業率的急劇上升直接導致了經濟的嚴重衰退。從1929年至1933年,美國的實際GDP下降了約30%,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滯。

這個時期,企業紛紛倒閉,投資和消費大幅減少,經濟環境變得異常惡劣。連鎖反應就是大量儲戶失去了存款,導致了大約有9,000家銀行倒閉,金融系統也陷入了嚴重的危機。

人們失去了對銀行的信任,銀行擠兌頻頻發生,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整個國家經濟如同風雨飄搖的船隻,隨時可能傾覆。

由於失業,大量家庭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日常生活變得極其艱難。到1933年,約有50%的美國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許多家庭不得不依賴政府救濟和慈善組織的幫助來維持生計。隨着經濟壓力的增加,社會問題也開始浮現。

1930年代初,美國的財產犯罪率比1920年代增加了約20%,經濟困境導致盜竊和搶劫等財產犯罪頻發,社會治安問題愈發嚴峻。

爲了應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社會問題,美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社會救濟措施。最著名的便是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新政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政府幹預,恢復經濟、增加就業和改善社會福利。

例如公共工程管理局(PWA)在1933年至1939年間花費約65億美元,完成了34,000多個公共工程項目。另一個重要項目,民間資源保護團(CCC),在1933年至1942年間僱傭了超過300萬人參與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

1920年代,美國銀行業快速擴張,許多銀行涉足高風險的證券投資和投機活動。銀行的高槓杆率和不負責任的放貸行爲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1929年股市崩盤是大蕭條的導火索。

爲了避免此類情況通過了《玻璃-斯蒂格爾法案》,政府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監管,建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FDIC的建立意味着儲戶在銀行破產時能夠得到賠償,從而避免了銀行擠兌和進一步的金融混亂。

到1934年底,FDIC已爲超過5,000家銀行提供保險,極大地增強了公衆的信心。

20世紀90年代的國企下崗潮雖然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卻是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不得不走的重要一步,否則就不會有中國GDP高居第二的時刻!

進一步來說的話就是是中國人民對改革開放做出的犧牲,纔是改革成功的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