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殺防治 專家籲推心理健康促進法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今舉辦2019年「第二屆國際心理健康聯合倡議高峰會」。(林周義攝)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行動聯盟8月底開始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表示,我國除了針對特殊對象的專法(精神衛生法、自殺防治法等),更應訂出涵蓋全民促進心理健康的基本法《心理健康促進法》。(圖取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全球每年共有80萬人以自殺終結生命,等同每30分鐘,有46人自我了斷。《自殺防治法》雖在今年6月上路,但專家認爲該法僅關注於自殺行爲人和親友,等同出了問題才動手,呼籲政府訂定《心理健康促進法》,將心理健康觀念納入從小到大的教育中,並推出促進職場健康、婦女健康等方案。

今年6月,《自殺防治法》正式上路,爲自殺防治立下新里程碑。然而,該法所規範的防治對象僅限於自殺行爲人及其親友、缺少心理社會取向系統的服務,且對預防自殺的「心理健康促進」缺乏關注。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行動聯盟8月底開始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表提議。提議內容表示,我國除了針對特殊對象的專法(精神衛生法、自殺防治法等),更應訂出涵蓋全民促進心理健康的基本法《心理健康促進法》。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監事、世界心理衛生聯盟理事張玨表示,《心理健康促進法》應是涵蓋所有人的母法,內容包括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心理教育,如自我認識、社會情緒學習等,以及針對職場工作者、原住民、婦女等不同場域的健康促進,讓民衆瞭解心理衛生不是隻能透過治療解決,自己也能爲自己做一些事。

除了推動《心理健康促進法》,中華心理衛生協會亦呼籲政府將「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正名爲「心理健康司」,或另設爲獨立單位,終結因政治操作所產生全球僅有的畸例。截至5日,該提議已獲3084人附議,尚缺1900多人即可等待政府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