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防治是當務之急 衛福部心健司將引進「心理急救包」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3月9日上任。(王家瑜攝)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亮妤3月9日上任,她今天首度公開露面表示,「自殺防治」是政府當務之急,目前正在積極和澳洲洽談「心理急救包」課程,並逐步於2025年布建71處心理衛生中心;另外也考慮引進北市實際訪查大樓防墜措施的做法,並盤點各縣市的自殺防治資源。

陳亮妤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衛生博士,曾任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北市聯醫昆明防治中心主任、臺灣成癮學會秘書長、臺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她說,自己過去一天到晚跑衛福部,「精神衛生法」修法她也全程參與,加上過去4年在北市府執行衛政工作,希望在中央可以做一點融合。

陳亮妤說,2014年以來,國內18到24歲自殺率逐步上升,新冠疫情後也有明顯增加,這是政府的當務之急。心理健康司目前首要任務是布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希望今年達標48處,2025年前逐步增加至71處,希望增加心理衛生資源的可近性。

她進一步說明,心理衛生中心會配有2名臨牀心理師、2名諮商心理師,衛福部會補助地方政府 擴大心理諮商範疇;但地方政府財務狀況不一,無法強制要提供多少資源給民衆,期待未來公私協力之下持續推動,逐步擴大心理諮商資源。

陳亮妤提到,心健司正在和澳洲洽談「心理急救包」,教導民衆如何察覺周遭的人不對勁,哪些情況是求救訊號,以及如何傾聽和迴應;她也希望將北市府做法推廣至其他縣市,如實際訪查大樓防墜措施,並舉辦標竿學習交流,盤點各縣市的自殺防治資源。

隨着國內高齡人口增加,陳亮妤表示,精神科的病人會老化,有些人老化之後也會產生精神疾病,目前已和長照司初步討論,預計採「雙軌」方式,根據病人狀況,哪些比較適合在精神治療場域,哪些比較適合在長照領域,獲得最合適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