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訪問量驟降 兩年燒掉百億美元的OpenAI遭質疑
本報記者 吳清 北京報道
炙手可熱的ChatGPT的訪問量出現驟降,而母公司OpenAI也由於鉅額虧損遭受質疑。
9月9日,據分析機構Similarweb的最新數據,ChatGPT網站的月度訪問總量遭遇斷崖式下降。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駐歐洲宏觀研究主管兼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表示,就月度訪問總量而言,用戶對ChatGPT最初的“興奮”正在消退,用戶可能對GPT-4開始感到厭倦,或者轉向由科技巨頭提供支持的其他大語言模型。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OpenAI產品版本發佈的節奏明顯放緩,這被外界認爲是用戶對ChatGPT熱情消退的原因之一。不過,OpenAI正在加緊全款融資,並傳出打算IPO的消息。OpenAI日本公司首席執行官長崎忠雄近日還宣佈,代號爲“GPT-Next”的新一代模型性能預計將比現有的GPT-4模型強大100倍,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佈。
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是OpenAI,此前生成式AI熱潮最大的獲益者英偉達,近期其股價也連續回調,其9月3日出現了近2萬億元市值的暴跌,也創下了美股公司單日跌幅的新紀錄。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持續鉅額的投入和遲遲未見的收益回報,已經讓業內和投資人士,對當下的生成式AI的投資和盈利前景產生更多的置疑。
訪問量驟降 多項舉措“挽客”
OpenAI掀起的ChatGPT熱潮在持續一年多後,似乎正在迅速“退燒”,網站月度流量數據反映了這點。Similarweb的最新數據顯示,ChatGPT網站的月度訪問總量從今年春季到仲夏急劇下降。
經記者梳理,部分用戶體驗後發現,ChatGPT並沒有那麼智能;部分用戶則發現,沒有必要將AI聊天機器人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多的用戶是對ChatGPT厭倦了。“開始時,體驗下挺新鮮的,但用多了發現也就那樣,而且國內用也很不方便,說到底,ChatGPT仍只是一個聊天機器人而已。”一位對比使用過多個大模型的王楊(化名)告訴記者。
對此,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稱,對於OpenAI而言,現在這麼燒錢的情況下,用戶量增長就是它的核心命脈,一旦不增長,融資下筆錢的時候估值不能再上一個臺階,就會很麻煩。
面對這種尷尬的處境,OpenAI正通過各種方式來釋放利好消息和“留客”。
9月4日消息,“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計劃召集全球投資者,圍繞建設基礎設施來支持人工智能的發展。
據悉,早在今年年初,奧爾特曼就一直在尋求美國政府對該項目的支持。該項目旨在組建一個全球投資者聯盟,爲支持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所需的昂貴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爲此,包括奧爾特曼在內的OpenAI高管最近幾周飛往全球各地與投資者會面,以推進這筆交易。
而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的“KDDI SUMMIT”大會上,OpenAI日本首席執行官長崎忠雄宣佈,截至今年8月底,ChatGPT的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2億人,成爲歷史上最快達到此用戶規模的軟件產品。
在演講中,長崎忠雄宣佈了即將推出的新模型“GPT-Next”,該模型基於OpenAI的“草莓”模型,宣稱在架構、能源效率、功能和易用性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記者注意到,OpenAI目前在全球擁有約2000名員工,其中約一半專注於AI開發工作,並在海外設有3個辦事處。日本辦事處於今年4月15日成立。
在訪問量驟降的背景下,GPT Next將成爲OpenAI非常關鍵的一次升級,備受各方關注。
今年面臨50億美元鉅虧 盈利能力遭質疑
與GPT Next同期發佈,備受爭議的還有另外一個消息,就是OpenAI考慮將新產品訂閱價格提高至每月2000美元的傳言。
對於這條消息,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價格過於高昂。有部分網友直言,如果定價過高,他們會直接取消訂閱服務。王楊稱:這更像僱一名員工的價格而不是一個聊天機器人的價格。
一位科技產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高昂的定價其實表明ChatGPT目前的收入增長難以彌補運營該服務的高昂成本,OpenAI希望將部分成本轉嫁給客戶。但產品定價,得考慮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客戶願意爲AI聊天機器人支付多少錢。
OpenAI運營ChatGPT有着十分高昂的運營成本,如今正處於持續燒錢的狀態。
今年7月,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以及未公開的內部財務數據分析稱,OpenAI今年或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鉅額虧損。預估數據顯示,OpenAI今年運營總成本可能達到85億美元。其中,在微軟租用服務器維持運營的費用爲40億美元,訓練成本(包括數據費用)爲30億美元。然而根據此前已公開信息推測,OpenAI全年收入預估在35億美元至45億美元之間。
衆所周知,訓練一個AI大模型的成本高昂,且隨着版本迭代,成本會持續大增。AI初創公司Anthropic首席執行官Dario Amodei指出,目前類似GPT-4o的模型訓練成本約爲1億美元,而正在開發的AI大模型訓練成本可能高達10億美元。而且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模型規模的擴大,訓練成本呈指數級增長。Dario Amodei預測,未來三年內,AI大模型的訓練成本將上升至100億美元甚至1000億美元。
爲了應對高昂的成本難題,目前,OpenAI公司正在籌劃新一輪數十億美元的融資。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本輪融資將由美國Thrive Capital領投10億美元,其他潛在的投資方包括蘋果、英偉達、微軟等超級巨頭,投後估值或高達1000億美元。
記者注意到,OpenAI公司的上一輪融資紀錄是在2023年1月,微軟投資約100億美元,是至今爲止AI領域最大的一筆融資紀錄。而到如今過去不到兩年時間,這筆錢就將耗盡。
而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在成爲AI時代的明星前,OpenAI在過去十年時間裡,一共經歷了7輪融資,總募集資金超過200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吞金巨獸”。
目前,OpenAI還計劃組建一個“全球投資者聯盟”,旨在爲AI的快速發展籌集鉅額資金,以支持所需的昂貴基礎設施建設。
但融資只能解燃眉之急,但是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想要拿到更多的錢,最好的選擇或許還是IPO。
今年6月,奧爾特曼告訴部分公司股東,OpenAI正在考慮將其治理結構轉變爲一家營利性企業,OpenAI的非營利董事會無法控制該企業。而轉型爲營利性企業,OpenAI就能憑藉自身過1000億美元的估值敲開IPO的大門。
而且OpenAI可能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行動,就在6月,OpenAI招募到了重量級財務專家Sarah Friar擔任其首席財務官。
上述科技產業人士稱,就算OpenAI真的轉爲營利性公司,也同樣可以繼續完成“打造爲人類謀福利的人工智能”的使命,但無疑可以讓投資者更快地獲得此前投入約數百億美元資本的回報。市場需要看到更明確的消息,而投資者則希望更快地拿到真金白銀的回報。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