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人設備受爭議 林鶴明:都是要做事的角色
陳時中人設備受爭議 林鶴明:都是要做事的角色。曾薏蘋攝
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最近「人設」備受爭議;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受訪表示,根據他的觀察,陳時中的角色設定很清晰,過去是部長,現在是市長,「都是要做事的角色」。陳時中未來還會有一系列的「異溫層影片」,每接觸一個不同的「異溫層」都會讓更多沒見過阿中部長的人看到他,有助於社羣的成長。
林鶴明指出,人設只是最近比較流行的用語,以前的說法就叫做「做什麼像什麼」,其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高深學問。候選人最重要的是有個性,有「角色感」,如果沒有突出的個性,就很容易讓人留不下印象,自然也會影響支持的力量。
林鶴明指出,陳時中前部長是臺灣唯一一個連續快兩年每天都在指揮中心開記者會,讓媒體拷問的政治人物。這樣的累積「指揮官印象」,是幾乎很難被打破的,也不是外人兩三句批評就會被改變的。阿中也無需去跟別人比較,「因爲他的形象和蔡英文的『總統』角色一樣,幾乎都是獨一無二、,只要繼續強化「把事做好」的設定,一切就盡在不言中。
林鶴明表示,就如同陳時中前部長訪問所迴應的,要當市長的人,本來就要去了解市裡面各式各樣的事情。今天不是去接觸或體驗一項活動,就改變人設,這種批評基本上是誤解了人設的概念。
面對外界批評陳時中的人設變化太大,林鶴明表示,如果是競選對手故意貼的標籤,那聽聽就算了,蔣萬安人設最清楚,「蔣家參政第四代」,人設幾乎無懈可擊,但這樣有比較好嗎?
林鶴明指出,陳時中的競選主軸是「把事做好,臺北更好,臺灣共好」,邏輯很清楚,所以他現在推出的影片都是在告訴大家他要「做什麼事」。不管是「內湖交通」、「街舞影片」、「免治馬桶」等影片,都是在傳達「他要做事」的人物設定。
他說,陳時中每支影片都在談要做的事情是什麼,這個邏輯是清楚的。臺北市的公廁也成爲選舉的議題,連白藍候選人都必須跟進提出公廁政見,這就表示了陳時中點出的問題是有能量的,「不然人家連討論都不會討論。」
至於與網紅合作,林鶴明表示,政治人物和網紅合作已經司空見慣,濫觴起自於柯文哲在2017年世大運和網紅的合作,後來蔡英文和韓國瑜也都透過與網紅合作拍攝影片。
他說,對於縣市長候選人來說,這種合作也很正常,新北市長侯友宜曾和「黑龍」合作拍攝勞動節影片,黃珊珊在副市長任內更舉辦臺北市「網紅節」,和網紅合作行銷商圈,陳時中透過和網紅合作論述政策影片,基本上都是相同的策略思考,藉由和不同的網紅合作,爭取不同受衆的討論與支持。
林鶴明表示,陳時中未來還會有一系列的「異溫層影片」,因爲有許多他過去沒接觸的事情,現在要參選市長自然就要去接觸,而且每接觸一個不同的「異溫層」,都會讓更多沒見過阿中部長的人看到他,有助於社羣的成長。未來的政策影片,相信也會維持「把事做好」的人物設定,繼續推出他未來當市長要做的政見,爭取更多市民的支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