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團隊研發夜光植物 地方創生、國際大獎一把罩

研究團隊目前開發出的夜光洋桔梗有紅、綠、藍三色。(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農委會輔導的發光白色戀人鹿角蕨。(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發光白色戀人鹿角蕨在日光與無光環境的對比照。(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蘇彥勳、成大資源系塗勝龍博士與顏振標博士長年投入研發植物夜間發光技術,日前在農委會輔導下,成功將發光技術應用在洋桔梗與觀葉植物鹿角蕨兩種植物,研究團隊期待未來農委會協助推展發光植物產銷管道與商機,期能投入地方創生,爲偏鄉創造工作機會。

研究團隊指出,植物綠色葉片若在養殖過程中因溫差、光照或人工施藥等環境變化而產生不同顏色,稱作「出錦」,此現象能爲綠色植物創造不同色彩,也可提高植物本身的觀賞價值。

研究團隊從2009年投入研發植物夜間發光出錦技術,2015年塗勝龍與顏振標利用儲能能源奈米材料原理,讓植物在夜間發光,結合植物表面功能性修飾技術,以噴灑或人工塗抹讓不具毒性的發光塗料成功附着在葉片表面並吸收到葉脈中,讓葉片有效產生物理或化學變化。

蘇彥勳說,塗覆後不影響植物自然生長,也可重複施作,讓植物在自然光或一般室內燈光下吸收光子、在夜間發光。他說,研究團隊使用奈米植物葉脈吸收技術,讓植物功能不受損且可共存,過程不須修改植物基因即可達到特殊可調控功能,發光材料也已通過SGS國際認證,使用更安心。

日前團隊更成功將發光技術應用在洋桔梗與觀葉植物鹿角蕨兩種植物上,其中夜光洋桔梗已開發出紅、綠、藍3色,目前發光洋桔梗採噴灑方式,能克服洋桔梗表面皺褶多的限制,未來農委會將媒合產銷管道,被看好極具外銷潛力。

研究團隊說明, 2022年與研究團隊研發植物夜間發光出錦技術結合成大材料丁志明教授研發高熵材料,使發光顏色可以更多樣,目前已可做出紅、綠、藍3種夜光顏色。

成大指出,發光植物研究成果曾榮獲國科會2022未來科技獎與2022年美國MUSE Design Award謬思設計大獎的「光學設計/農業光學」金獎、「產品設計/永續環境」金獎及「產品設計/未來科技」白金獎等多項肯定,研究團隊希望未來發光植物產銷商機能投入地方創生,爲偏鄉創造工作機會,也期能與公益團體合作,讓經濟效益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