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法院 · 人民法庭丨到青羊 看金融
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法院
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
【春“楓”護航】
青羊法院金融法庭:
以務實“硬舉措”
構築營商環境“引力場”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作爲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羣衆的第一線人民法庭,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護航營商環境建設,爲構建實體經濟服務中國特色金融服務體系貢獻一份法治力量?
青羊法院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以下簡稱金融法庭)堅持“三個便於”“三個服務”“三個優化”的工作原則,按照專業化、差異化的思路,走好新時代人民法庭現代化建設新路。作爲“楓橋式人民法庭”,堅持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近三年共受理金融民商事案件35851件,結案率98.10%,標的額達124億元。
深耕發展之“要”
“協助聯動”厚植金融發展沃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助推器。青羊區作爲省級金融服務業聚集區和商務服務業聚集區,轄區內現有各類持牌金融機構660家,其中銀行總行和一級分行佔全市比重28.8%,2022年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增加值比重16.6%。
據金融法庭庭長何玲介紹,爲便捷高效地化解金融糾紛,法庭一方面大力構建“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統,不斷提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統籌打通包括行政機關、金融機構、行業組織及院校在內的30餘家行業法治資源,發佈金融司法環境白皮書,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合力完善金融糾紛非訴解決機制。
近年來,金融法庭對轄區20餘家金融機構開展實地走訪,通過“一對一走訪調研、點對點把脈問診”,聞問金融發展需求。
“我們先後邀請30餘家行政機關、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等召開金融風險防範聯席會,確定督促程序適用的範圍、程序等問題。同時,打造專司金融借款和信用卡糾紛案件的簡案團隊,將團隊21名審輔人員按“1:3:3” 配比,充分發揮速裁程序制度、“青.雲”智審平臺等優勢,運用要素式庭審、類案集中審理、示範性訴訟的審理方式,實現了“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的高效審理模式。”何玲闡述道。
金融類案審理時長從90天縮減至28天,50件批量類案立案時間由1天減至8分鐘,受到了當事人的好評。
“之前法院要求將案件全流程線上辦理,按表格式規範填寫信息,我們還覺得麻煩,使用過後將案件導入平臺點擊一鍵批量上傳,便在線完成提交。高效又便捷,前期都不用來法院,大大降低了我們的訴累”。某銀行負責人如是說。
此外,還與省保險行業協會、省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等10餘家行業機構搭建訴調對接機制,打造“一站式”訴調對接聯絡站和特色調解室;構建金融案件專項執行活動長效機制,創新“失聯修復”功能,有效破解“人難找、案難調、財難處”問題……在法院幹警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運用“青·雲”智審平臺審結案件26127件;涉金融首次申請執行案件27845件,執行案件標的額達66億元。
深耕責任之“基”
“溯源追蹤”構建涉企解紛體系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金融法庭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爲根本宗旨,聚焦民營企業發展需求,提升司法服務效能。
“太感謝法院給予我們貸款延展期限,給了一個“喘息”的機會,我一定會把牢這個機會將企業資金流轉起來,在期限內將貸款償還。”某中小微企業負責人感激道。
近日,如何化解一起民營企業因欠付銀行貸款引發的糾紛引起法官思考。借貸雙方因細節原因未能達成調解,承辦法官結合借款人違約情形、企業經營狀況及債權擔保,在判決確認銀行債權的同時給予借款人延展5個月履行期限。避免了企業陷入債務危機,促成其以時間換髮展空間而重獲生機。
金融法庭堅持以問題導向,謀劃出臺《關於推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充分發揮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和金融壓艙石作用。堅決執行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確認債權並主動延展民營企業還款期限,依法否定高息合同,降低不合理的融資利率,依法保護金融消費者和中小微企業合法權益。
不斷升級暖商服務,開闢涉企服務綠色通道,將訴源治理與一站式訴訟服務緊密聯繫,創新“特邀調解+智能調解+專業調解”調解模式,近三年共委託委派調解金融案件2643件,調解成功率達62.7%,平均調解時間1.28天。聯合轄區機關邀請行業專家學者、10餘家文旅文創企業召開“知識產權護航文旅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會,面對面爲企業答疑解惑,努力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
完善跟蹤問效機制,研發應用“青·雲”金融“執前督促平臺”,督促案件169件,線上隨案發送《自動履行告知書》,自動履行率和執行率雙提升,使企業對訴前調解更有信心。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一方面,加大涉企勝訴債權的執行力度,努力使企業勝訴權及時轉化爲現實權益;另一方面對於以企業爲被執行人的案件,探索柔性司法,在執行時優先採取“活封”“活釦”等措施,依法爲企業緩解債務壓力、恢復生產創造條件。定期跟蹤回訪,聽取企業建議,完善類案管理機制。
深耕爲民之“舉”
“剛柔並濟”能動延伸司法職能
金融法庭結合實際,建立“賦能營商 青融護航”黨建品牌,將黨建與審判業務相融合,以街道社區爲單位劃分爲5個服務網格,由庭上9名法官分片包乾,以街道辦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爲固定聯繫點,常態化下沉社區打通“法治窗口”。
司法大數據是人民法院實行標本兼治、延伸審判職能的重要途徑,也是堅持能動司法、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有效措施。金融法庭注重類案梳理分析,針對審理過程中發現的社會治理領域共性問題,連續6年發佈金融審判白皮書、金融審判年度案例和司法建議,發佈區域融資糾紛司法分析報告,有效提升了糾紛隱患預警預防水平。
依託成都源點旁金融法庭前移服務端口,“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探索長效機制,打出護航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組合拳”,與行政機關、金融機構建立常態化聯席機制;指導金融機構完善新類型金融產品風險防範,發送“青·單”指引200餘條;與高校學會等共建“金融法治研究實踐基地”,進一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金融法學人才交流和培......通過多方互動,法庭找準司法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突破點,當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參謀”。法庭獲評“成都市楓橋式人民法庭”,並參評全省“楓橋式人民法庭”。
成都中院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第2146期>
供稿丨青羊法院
編輯丨李麗莎
一審丨張子純
二審丨陳 睿
三審丨周力娜
BREAK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