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無法消暑 反增腸胃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好熱,許多人喜歡吃冰消暑,或喝上一杯冰涼的飲料解渴,其實,這樣的消暑解渴方式,不但不能解渴且會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指出,吃冰容易造成腸胃疾病,喝含糖飲料只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且會愈喝愈口渴建議喝水最好。

▲吃冰消暑無用 增腸胃慢性病風險(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大醫院營養部組長陳珮蓉表示,炎熱的天氣會使體溫上升,人體會大量血液送往皮膚表面,達到排汗散熱的目的,此時腸胃的血液循環較差,若又急又快的大量吃下冰品、喝冷飲,會刺激腸胃引起不適感,如發生脹氣、腹痛情形

陳珮蓉強調,清涼的冰品、飲料中水分子處於聚合狀態,不容易滲入細胞,會愈喝愈口渴,甚至影響排汗功能,引發中暑。且市面的的冰品、飲料,通常會添加大量的糖分,容易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羣的風險,以及提高罹患三高疾病、慢性病、癌症機會

如何健康消暑呢?陳珮蓉說,喝水是最好的消暑方式,不過,多數人覺得水索然無味,建議可自制健康消暑的茶飲,如冬瓜麥茶花草茶、愛玉仙草茶等,但切勿加糖,且飲用前最好從冰箱拿出,放置室溫下5分鐘再飲用,纔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