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第1臺 大型多功能破碎機進駐金門

環保署補助金門縣採購大型多功能破碎機,今(30)日在該署環境督察總隊長李健育縣長楊鎮浯偕各鄉鎮首長的見證下正式啓用。(李金生攝)

這臺耗資新臺幣2300萬元採購的大型破碎機,也是離島縣市中率先引進的首例,每小時可處理廢彈簧牀約40牀、廢木材約30公噸。(李金生攝)

破碎後尺寸約30公分以下,可達到減容效果。(李金生攝)

環保署今年也再補助金門縣購置7輛高效率的小型刈草機。(李金生攝)

環保署補助金門縣採購大型多功能破碎機,今(30)日在該署環境督察總隊長李健育和縣長楊鎮浯偕各鄉鎮首長的見證下正式啓用,未來將可提升廢棄物處理效率,並大幅節省工作人力

這臺耗資新臺幣2300萬元採購的大型破碎機,也是離島縣市中率先引進的首例,每小時可處理廢彈簧牀約40牀、廢木材約30公噸,破碎後尺寸約30公分以下。

縣環保局說明,這臺大型破碎機可以搖控式操作破碎及進行移動,實現機器代替人力的目標,而且不僅可破碎達到減容效果,並可將鐵金屬分選出來,剩餘廢料則焚化或轉製爲燃料,廢木材可做堆肥、燃料或其他再利用,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再利用。

目前,金門堆置待處理廢彈簧牀約3000牀、廢木材約1萬5000公噸,預計5-6個月可全數破碎處理完成。以全縣每年平均產出廢彈簧牀約800牀、廢木材約2000公噸,評估在處理巨大廢棄物之餘,也有餘力處理風倒木和整地產出之樹木

環保局並指出,在「循環經濟」減少能源與資源浪費大方向下,配合國際減碳趨勢政府目前正推動「廢棄物能源化」政策,將廢棄物中非有害且具適燃性物質回收轉製爲固體再生燃料(SRF),可作爲工業用鍋爐、燃燒發電設備設施的燃料,帶來減少煤炭使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高能源效率等效益,並可試驗運用大型破碎機於垃圾破袋分選上,做爲廢棄物燃料化的前處理,讓環保工作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