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牙齦流血是火氣大? 小心「牙周病」口臭又牙鬆

▲吃東西牙齦流血是火氣大?小心牙周病」口臭又牙鬆。(圖/示意圖利衆公關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24歲的王小姐平時喜歡跟朋友聚餐,但近日卻出現牙齦腫痛,無論是吃魷魚甘蔗還是蟹腳,都會出現流血癥狀,嚇到她只能望美食興嘆。新光醫院牙科醫師林世榮表示,若吃東西或刷牙出現牙齦流血癥狀,就要懷疑是牙周病,應儘早就醫檢查,以免牙齦萎縮造成牙齒痠軟無力,未來進食恐怕也會受影響

林世榮說,牙周病爲牙周齒槽骨破壞所衍伸出的疾病,可分爲慢性牙周病與侵入性牙周病,前者多爲35歲以上的族羣,爲人體老化所引起的正常牙齦萎縮;後者則多在幼兒換完恆齒後發病,症狀爲流血、牙齦腫脹等,病因多爲家族遺傳全球盛行率爲1~3%。

傳統觀念裡,國人常將牙齦流血、腫脹等牙周病的症狀解釋爲「火氣大」,林世榮說,牙齦流血是牙周疾病的一種,若尚未涉及牙周齒槽骨破壞,只要經過刷牙、牙線漱口水等正確口腔清潔步驟即可解除症狀。若僅刷牙且方式不佳、潔牙程序不完整,牙菌斑持續破壞牙周組織,不僅會讓人口腔散發出惡臭,最後還可能因牙牀鬆動,須將牙齒整顆拔除。

最後,林世榮也提醒,牙周病發生的原因,多來自潔牙程序不完整。因爲牙刷僅能清潔25%的口腔面積,牙菌斑也僅能除去40%。他建議,除了牙刷和牙線外、可完整清潔牙縫、口腔壁、舌側的漱口水,也可有效降低牙菌斑與牙齦發炎率,改善口腔環境,讓牙齦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