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向好尚需政策“再幫一把”

“五一”假期以來,在人員流動、消費增長拉動下,小微企業總體運行情況較好,其中,住宿餐飲業、旅遊業服務業等領域小微企業表現尤爲突出。

“今年‘五一’期間,我們在成都的5家門店營業額達到119.1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8萬元。”成都市碼頭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燁告訴本報記者,營業額雖然還沒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但門店營業狀況與去年相比已有明顯好轉。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餐飲服務業來說可謂是‘冰點打擊’。”回憶起2020年的情況,沈燁仍然有些激動,“2020年,公司現金流減少了5000萬元,這是營業20餘年來從未有過的危機。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我們根本堅持不下來。”

餐飲企業來說,壓力主要來自於人工工資和原料價格齊漲導致企業運行成本大幅增加。對於沈燁而言,今年企業營收能否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關鍵看下半年。“盼望政府能夠通過減稅降費繼續給予小微企業支持和幫助。”沈燁說。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其他行業小微企業也出現了企穩向勢頭宿州凱諾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浩告訴記者,“隨着市場的復甦,自去年6月份開始,訂單量和開標項目數量逐步增長,投標方式也從以往的線下變成線上,爲建築企業投標提供了更多機會。在資金上,受益於國家減稅降費補貼和銀行推出的信用貸款,我們才能渡過難關。”尹浩說。

在日前舉行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熊茂平公佈了最新的個體工商戶開戶數據,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605.9萬戶,同比增長55.2%。“這個數量高於2018年同期的387.5萬戶,也高於2019年同期的497.8萬戶。”熊茂平說,“除受疫情影響比較直接的接觸性服務行業外,個體工商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經營活躍狀況較去年有了大幅提高。”

儘管當前小微企業整體運行情況有所好轉,但因國際疫情狀況複雜,企業成本上升,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困難。熊茂平介紹,5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和發展,提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措施、加大普惠金融力度、給予穩崗就業補貼、引導平臺降低收費抽成、推動個體工商戶參加社保、建立個體工商戶扶持體系等多方面措施,繼續有針對性加強對個體工商戶的支持。

在政策幫扶之下,小微企業也應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爭當“專精特新”企業。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江平表示,工信部通過梯度培育、強化創新、精準服務來引導廣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實施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專業化水平提升工程,形成‘百十萬千’專精特新企業羣體全面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在製造業補短板、鍛長板中發揮積極作用。”王江平表示,要通過“雙創”帶動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千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