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125億溢價收購,“海爾系”入主上海萊士

A股又一樁百億收購案塵埃落定。

6月18日晚間,上海萊士公告稱,股東Grifols,S.A.(下稱“基立福”)與海爾集團公司(下稱“海爾集團”)的股份協議轉讓完成過戶登記。基立福以125億交易對價,將上市公司20%的股份出售給海爾集團的全資孫公司海盈康(青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盈康”),股份數量合計爲13.29億股。

此次交易完成後,上海萊士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海爾集團,基立福仍持有上市公司4.37億股,對應的表決權將委託給海爾集團或其指定關聯方行使,海爾繫上市公司也由此增至6家。

基立福出售上海萊士股權,上市公司迎新主

本次交易前,基立福是上海萊士的第一大股東。公開資料顯示,基立福是總部位於西班牙的全球血漿製品龍頭企業,在馬德里、納斯達克兩地上市。

2020年,上海萊士完成了海外併購重組,基立福系公司的重要戰略投資者,獲配上海萊士股份17.66億股。2021年起,上海萊士成爲基立福白蛋白相關產品、GDS(血液篩查系統、血液篩查檢測試劑以及血液篩查試劑盒)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商。

去年3月,基立福持有的上海萊士股份解禁,到了6月中旬,基立福啓動籌劃股份變更。次月市場消息稱,華潤集團擬從基立福手中收購上海萊士的股份。

最終,海爾集團在一年後成爲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本次收購的每股價格爲9.405元,若按照上海萊士首次公告日收盤價計算,溢價率約18%。2020年,基立福獲配上海萊士股份的成本爲7.5元,算上近幾年的分紅,基立福的浮盈約20%。

轉讓控制權的同時,基立福與上海萊士及海爾集團還簽下一份新的合作總協議約定,即在生物科學和診斷領域,就基立福在中國目前已有和未來開展的所有業務經營,達成排他性合作和戰略合作關係。

上海萊士與基立福簽署協議,將現有白蛋白獨家代理協議的期限修改爲十年,自交割日起生效,並授予上海萊士對該協議再次續延十年的權利。基立福承諾,自2024年至2028年期間,保證向上海萊士供應白蛋白的年度最低供應量、並按照不高於基立福過往收取的價格以及屆時的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向上海萊士供應白蛋白;對於2028年後的五年期間,在2028年底前的六個月內與買方善意協商白蛋白的年度最低供應量,但不應低於2028年的最低供應量。

“海爾系”陣營再擴容

隨着海爾集團入主,結束了上海萊士自2021年8月23日以來無實際控制人的日子。同時,海爾集團持股比例超過5%的上市公司數量擴容爲6家,上海萊士以外,還有海爾智家(600690.SH)、海爾生物(688139.SH)、盈康生命(300143.SZ)、雷神科技(872190.BJ)和青島銀行(002948.SZ)。入局上海萊士是海爾集團擴充大健康版圖的新動作,該集團旗下的海爾生物已經涉足血液產業鏈。

目前,國內正常經營的血液製品企業不足30家,行業進入壁壘高。作爲國內血製品行業的頭部企業,上海萊士被海爾集團溢價收購事項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基本面來看,上海萊士的主營業務分爲生產銷售模式和代銷模式,生產銷售的主要產品爲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產品等,代銷業務是銷售基立福的進口人血白蛋白。

2023年財報顯示,上海萊士的血液製品生產及銷售實現收入78.21億元,核心產品白蛋白實現營收49.35億元,佔營收比重61.97%。白蛋白產品中,自產白蛋白和進口白蛋白分別實現收入14.3億元、35.04億元,佔總營收比重分別爲17.97%、44%。

可以看出,獨家代銷基立福的進口白蛋白是支撐上海萊士營業收入規模的核心產品。對比天壇生物(600161.SH)、華蘭生物(002007.SZ)、泰邦生物等主要競爭對手,上海萊士的自產白蛋白的收入規模並沒有優勢。財報顯示,天壇生物、華蘭生物2023年的人血白蛋白產品實現營收分別爲22.47億元、29.26億元。

某生物製藥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近幾年國內血製品整合速度明顯加快,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考慮到上海萊士和基立福的長期合作協議,且上海萊士擁有獨家代理經銷權,海爾集團入主後有希望爲上市公司制定更長遠的戰略規劃。

2019年以來,上海萊士的股價一直處於低位橫盤,海爾集團的入主能否引得資金對上海萊士的估值遐想,或許值得投資者關注。截至6月19日收盤,上海萊士股價報7.74元,總市值5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