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中牌已近強弩之末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懼中、恐中、仇中,已成爲近年來民進黨競選主旋律,蔡英文藉由操作反中情緒亡國感,讓民進黨再度全面執政。然而,蔡英文之所以能操弄反中情緒,一方面與民進黨向來強調的意識形態有關,另一方面則受惠於美中強權對抗下所產生政治紅利,讓蔡英文得以不斷進行「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大內宣。

但隨着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處理國人小明陸生返臺的人道人權議題上,卻硬生生卡入政治操作;以及美國大選逐漸升溫,拜登與川普美中關係的反差及當選看好度,使得民進黨長期以來「仇中」與「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兩項大內宣效果,看似也走到強弩之末,民意有逐漸反轉的趨勢

從旺旺中時最新公佈的民調顯示,將近6成的民衆認爲當前兩岸應「加強交流」,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羣中,更有高達72%力主加強交流;即便是泛綠支持者,也有44%表示認同,亦高於主張「減少交流」的39%。這其中原因不外乎因爲疫情影響,把兩岸對峙苦果,從遠在天邊轉變爲近在眼前,甚至是親身經歷

許多年輕人或因兩岸通商通學甚至通婚,在疫情中受到政府決策反覆的嚴重影響,尤其又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影響最大。因爲排除國內因疫情導致的經濟蕭條外,限制小明回臺,並用擠牙膏階段性逐步開放,無異都讓年輕夫妻飽受煎熬。政府其實是用防疫糖衣包裝政治理由,限制國人的團聚權。

此外,該份民調亦顯示,有將近70%的民衆認爲美國支持臺灣的原因是爲了要反制中國大陸與維護美國利益,僅有14%的民衆認爲是保護臺灣人民,正好驗證了「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大內宣,已進入強弩之末。國人壓根沒把臺美關係與保護臺灣人民畫上等號。因爲反制中國大陸正是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主軸意味7成民衆清楚知道,再怎麼好的臺美關係都不可能超越美國利益。換句話說,只要有比臺美關係更爲重要的美國利益,臺美關係也可能一日生變。

相對疫情爆發之初,政府對陸人與其他外國人士的差別待遇,僅有少數國人同情,隨着疫情發展至今,越來越多人感受到兩岸中斷交流所帶來的不便,如今連綠委也加入協助小明返臺的陳情,顯見當前政策悖離民意甚遠。倘若民進黨仍未看出疫情衝擊兩岸人民情感的影響,蔡英文再次面臨「賴清德們」的挑戰,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作者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