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半年都沒事 漁民控超過部署

琉球漁會總幹事寶興批評政府船東檢疫補助根本不夠。(本報資料照片

屏東陳姓漁工家屬表示,爸爸阿公出海好幾個月了,非常思念,沒想到回臺後還要被檢疫14天無法見面,真的很難過;潘姓年輕漁工更笑說,出海幾個月無法解決生理需求頭頂都快冒煙了,好不容易回家消火,還得先關14天,「根本就像火上加油」。

屏東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遠洋船上生活條件差,像是呼吸急促、腹瀉、鼻塞、嗅味覺異常等這些症狀,對一羣在海上工作大半年的漁工,恐怕會有詳細問診、判斷困難,但這批漁船大約是在今年1月時出港,船上若有染疫,在海上作業已久,應該不會沒有徵兆疫情破口的疑慮早已降低至零。

「這種部署也太超過了吧!」吳姓漁民家屬說,原先船隻檢疫大致以「靠舶前30日內,有無海上接觸史」爲界,若入港前30天內未靠泊外國港口、也未與其他船隻並船交流等海上接觸情形,就會視這艘船安全無虞,返臺後不需居家檢疫等措施

中央修正規定後,如今船隻進港前,無論有沒有超過30天,以及前次出港後有無接觸史,入境後都得檢疫14天。

陳姓船東表示,船上多數漁工爲外籍,遠洋出海長達半年,況且現在多數國家鎖國,漁船也不能在他國靠港,這樣在海上作業3至6個月都沒事,回來還要一人一室檢疫,浪費時間也浪費錢。

不少船東則希望船進港後,在船上漁工不上岸前提下,能使用吊具滑板,且不接觸岸上作業人員完成卸貨、整補,原船人員無須上岸檢疫隔離,直接出海再作業,這作法等同原船檢疫,讓船東有更多選擇,也達到防疫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