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死亡病例 民衆請加強注意

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分析持續加強病媒密度調查、孳生源巡查清除。(圖/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仍持續上升,今年已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死亡病例,臺南市衛生局籲請民衆加強注意,勿將病毒帶回家

疾病管制署於8月29日公佈國內106年首例境外移入登革熱死亡確定病例,個案爲北部70餘歲男性,7月中旬至泰國經商,8月初出現發燒症狀,3天后因手腳出現紅疹意識不清,由當地醫院確診爲登革熱;個案8月中搭乘醫療專機返國後隨即送往醫院就醫及通報,雖經院方緊急治療,仍不幸於4天后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死因與登革熱相關。

另,臺南市於8月29日亦有一例境外移入高度疑似病例,個案爲越南籍移工,8月16日入境,於8月26日發燒至39度C至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爲感冒,後於8月28日出現全身痠痛、後眼窩痛症狀再至診所就醫,醫師進行登革熱快篩陽性並通報,其檢體於8月29日經疾病管制署研判因IgM爲陽性,故需於9月4日再行採檢判定。

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分析,因該移工可傳染期皆在社區活動,故提高規格進行社區環境防治工作,8月28日起持續加強病媒蚊密度調查、孳生源巡查清除,8月30日於其居住公共空間戶外環境進行化學防治,另針對病例及周圍住家放置噴霧罐,並衛教民衆有疑似登革熱症狀(發燒、頭痛、眼窩痛、骨頭肌肉痠痛及紅疹等)時,儘速就醫進行登革熱快篩,俾能及早診斷及早防治。

臺南市登革熱第34周疫情週報,經市府查獲的陽性容器均已在現場立刻處理,並通知區公所持續加強民衆動員清除孳生源。現登革熱防治中心執行8個行政熱區東區南區北區中西區安平區、安南區、永康區及仁德區)全裡誘卵桶監測,經比較第34周與第33周監測結果,第34周總卵粒數44884顆,平均每個陽性點監測到16粒卵,低於第33周平均陽性點的34粒卵,且總卵粒數比第33周減少8,112粒卵;但44884粒卵中,戶內仍有3935粒卵,表示目前家戶內成蚊活躍,民衆需提高注意清除積水容器,以免養蚊害人又害己。

社區的陽性容器多時,病媒蚊密度會急劇上升,因此,爲維護您與家人的健康,請民衆主動清除積水容器,當發現環境中有大型無法清除的積水時,請以3366366防疫專線通報臺南市政府登革熱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