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鐵人精神” 勇立時代潮頭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從隊長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啓民、到大慶新鐵人李新民,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爲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造就了一批批敢打硬仗、勇創一流的優秀工匠。一代又一代彪炳史冊的石油功臣、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用信念如鐵、意志如鐵、幹勁如鐵的過硬品格,詮釋着共產黨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當前,英雄之名早已不再是王侯將相的專屬,它屬於每一位實幹興邦的中國人,也可以屬於“十年磨一劍”的工匠。“鐵人精神”是“幹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科學求實精神。大國工匠徐立平從剛剛步入工作崗位起,就執着於火藥雕刻的一點一寸。正是因爲這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排險搶救中取得成功,收穫榮譽與讚美。匠心就是在重複的歲月裡對得起每一寸光陰。

“鐵人精神”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勞動模範傳播着實幹精神和正能量。無論是具有鐵人精神的石油工人李新民,還是堅持微笑服務的售票員李素麗,無論是不怕髒不怕臭的掏糞工人時傳祥,還是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鞍鋼職工郭明義,這些勞動模範都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工人階級,但是他們所傳遞的愛崗敬業、踏實肯幹的精神,使他們的人格熠熠生輝。中華民族在不同的時代都發揚着優秀的勞動精神,從建國之初的鐵人王進喜,到改革開放的深圳速度,再到當今的“基建狂魔”,偉大的中國人民用辛勤勞動把國家建設成社會主義強國,讓我們離民族復興越來越近。

“鐵人精神”是甘願爲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無私奉獻精神。忠誠,是共產黨人永葆一生的政治本色。“肝膽幹事,乾淨做人”,忙碌到最後一刻的樵夫廖俊波,“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草鞋書記楊善洲,奉獻是她們終身恪守的人生信條。“讓沙漠披上綠裝”的治沙書記谷文昌,將年輕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第一書記黃文秀,奉獻是他們至死不渝的使命堅守。“鐵人精神”同樣是爲國分憂、爲民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巫山縣下莊村曾是全縣最窮的地方,絕壁遍佈,交通極其不便。當代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一干就是七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改變了村民們坐井觀天的命運。迎着困難上,頂着壓力幹,爲黨盡忠、爲黨分憂,“鐵人精神”是隻爭朝夕的幹勁和擔當。

時代精神,只有根植於心,才能踐之於行。鐵人精神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一面旗幟,凝聚着中國勞動者的樸素情感;是一種力量,凸顯了大國工匠堅韌不拔的勇氣;是一種標誌,凝縮着中華民族忘我拼搏的氣概。我們要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堅定信念,初心不改,爲祖國美好的明天只爭朝夕。

作者:白瑤(清澗縣司法局)

責編:張婷

TAGS: 清澗縣司法局 鐵人精神 王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