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籤「香港人權法案」引滿滿砲轟 紐時:中國反擊選擇有限!

川普簽署香港法案後續引關注。(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亭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讓中國相當不滿,不僅譴責美國干預內政揚言反制,更加貿易協議作爲籌碼。但《紐約時報分析,縱使中國不滿,經濟還是最主要的問題,所以最終因香港法案想要反擊美國,恐怕選擇也有限。

綜合外媒報導,中國本週2度召見美國駐北京大使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傳出中國高層官員還是希望可以達成貿易的協議,經濟已經走弱之際,川普其實也想達到雙贏局面。但原本這樣的想法在27日川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與「禁止商業出口涵蓋軍用品給香港警方法案」後,讓兩方再度陷入僵局。

川普所簽署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與「禁止商業出口涵蓋軍用品給香港警方法案」,明顯表達對民主抗爭的支持,前者授權美國政府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後者明令禁止向香港當局出售美製催淚瓦斯橡膠子彈或其他羣衆控制裝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中提到,「我們奉勸美國不要一意孤行,否則中方將會以堅決反制,所產生後果必須由美方承擔」;而被問及川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否會影響美中貿易談判,耿爽表示:「中方強烈敦促美方不得實施該法,以免影響中美關係兩國在重要領域合作。」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就算中國的反制威脅聽起來很嚴重,但實際上受限於已經走下坡的經濟,無奈反擊選擇並不多。

華爾街日報》也指出,川普簽署法案之後,中國也沒有實際反制行動,反而擔心川普是否會落實法案中的條款,但確實可能因此讓習近平猶豫是否要輕易簽署下階段的貿易協議。白宮聲明中則表示,川普若想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可選擇不執行其中部分條文,另一點則是,川普選擇感恩節前簽署法案,就是爲了要避免過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