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參與聯合國婦女大會 聲明書獲聯合國官方文案認可

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林佳予

第62屆聯合國婦女大會於2018年3月12日至23日舉行,慈濟基金會發表之聲明書是今年唯一以佛教團體身份獲「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第62屆婦女地位委員會」之認可,慈濟除了發表倡議、與各國代表交流,並參與3月21日開始之聯合國高峰會議,盼透過與各國的共知共識,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共行」。

慈濟基金會自2010年成爲「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的特殊諮詢委員」(NGO in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with ECOSOC),今年亦受邀參與「第62屆婦女地位委員會」周邊會議與高峰會議,由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同仁裘曜陽紐約慈濟志工約10人代表前往紐約出席大會。

2018年聯合國婦女大會主題是「促進及賦權農村婦女女童機會」(EMPOWERING RURAL WOMEN AND GIRLS),第一階段共150多個國家約4千多人蔘與周邊會議,慈濟3月13日座談會中發表聲明主題爲「提升偏鄉婦女在氣候變遷可扮演之角色」,內容包含「佛教慈濟在社區推動環保平臺」、「賦予婦女深耕社區重新肯定自我」,以慈濟在非洲亞洲中南美洲建校興學,提供就學接受教育的機會等,環扣今年大會主題。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曾慈慧表示,各行各業都要有共知、共識,最終要落實共行。針對環保議題,慈濟倡議有效的節能減碳需要落實在生活中,即便是偏鄉婦女也可以承擔起責任。曾慈慧以慈濟志工帶動發展中國家的當地人民成爲服務人羣的志工,並且響應素食、落實環保回收爲例,讓偏鄉人民適應環境及改善環境。

▲▼第62屆聯合國婦女大會於2018年3月12日至23日舉行,慈濟3月13日座談會中發表聲明主題爲「提升偏鄉婦女在氣候變遷可扮演之角色」,以慈濟在各國投入關懷,環扣聯合國永續發展之目標。(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以實際投入來印證,倡議內容均環扣住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內容,「理念結合實證」讓慈濟發表的座談會絡繹不絕,與會者包含各國來自發展國家代表、發展國家機構代表、信仰組織以及氣候變遷代表。

針對慈濟倡議內容,各國代表也上臺分享與回饋。來自「飢餓計劃」的羅瑞納表示,偏鄉不等同於貧窮,做爲家庭的照顧者,女性可以發揮的功能往往都被忽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艾瑪表示,生活在偏鄉的女童無論貧窮貴賤都要獲得平等待遇,接受教育及賦予人權

座談會後,許多代表期待與慈濟合作,慈濟以「愛」的中英文吊飾與出席者分享,象徵「愛」不分國度語言。慈濟受邀列席3月21日至3月23日高峰會議,參與各國代表報告分組討論,盼透過與各國的共知、共識,達到大愛共伴的「共行」。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倡議之聲明書正式列入「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第62屆婦女地位委員會」之官方文案條列,不僅是今年唯一以佛教團體之身份,也是聯合國大會對NGO團體運作有很高的認同度。慈濟以52年來在全球各地「寸步鋪路」的投入,印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盼與各國「大愛共伴」,一同爲消除貧窮、兩性平等等永續發展目標努力。